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金縷衣[清] > 第361章 太原一日

第361章 太原一日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胤祥和胤禛這日兩個人,玩得自在。先是去了晉祠,此處始建于西周,乃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所建,盛于唐太宗時,宋亦修繕之,今仍為皇家園林,兩人逛得清淨。

“懸甕山和晉水相交,周時人便對風水懂得不錯。”胤禛在外觀此祠之大概,一邊向胤祥分享着感受。胤祥看着,便是回:“隻是應該沒什麼周之遺迹了吧。”胤禛笑笑:“亦未可知,進去看看便是。”

兩人無所顧忌地彼此牽着,進了這座園林,先見着一座戲台,觀其大略,蓋集樓、台、殿、閣為一體,前部是單檐卷棚,後部是重檐歇山頂,雕塑精緻,不過一看其比較新的樣子也知道頂多是明朝的,兩人淺淺打量下便往前去。

再入其中便過一座漢白玉小橋,橋下有溪水,沿着看去,見其向東西伸展,貫穿着整座園林。過橋是一座台,其上四角站四尊鐵人,中間是一香爐,台旁有鐵欄杆鑄字雲“金人台”,鐵的顔色暗,讓人覺得此地有陷阱般詭秘。胤祥握住胤禛手,緊緊跟着。

穿過金人台,兩人走到一座稱為“對越坊”的牌坊,胤祥回憶道:“對越,貌似是周頌裡的話?”胤禛帶着一點稀奇地看向胤祥,轉而稱贊道:“嗯,祥記得不錯,‘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稱頌周文王的,倒用在這周成王胞弟叔虞的祠裡了。”胤祥随口問道:“周成王對弟弟也不錯喽?”胤禛帶着點酸意回:“也不算吧,相傳不過是因為周成王摘了片梧桐葉子削成圭玉樣子給叔虞,說要将這個分封給他,周公旦剛好率軍将唐消滅了,聽說了此事便說天子不能開玩笑,要分封給叔虞才好,他才答應的。”胤祥将這故事聽笑了:“原來這樣,幸好他也不算太喜歡叔虞,不然被自己一個玩笑分封走了多可惜。”胤禛摟過胤祥:“是啊,還好我們不講分封了。”

胤祥淺笑,跟着胤禛往前走說笑道:“我可是要做周公的。”胤禛低頭看了眼胤祥,那一臉單純的樣子,和周公恐怕相去甚遠,但也是稱服:“還挺有志向,好,就做周公,不分封的那種,我改日就昭告天下。”胤祥當然就是随口一說,知道胤禛還真不一定是開玩笑,順手就拍了拍胤禛:“我哪裡行,别瞎說了。”胤禛笑着,也不改口,帶着胤祥已是走到一十字白石橋上,轉而讓胤祥看前面一座青藍色檐的大殿:“看,那是座北宋聖母殿,柱前的盤龍跟真蛇似的。”胤祥看去,隻見殿前八根柱子上盤着形态各異的木雕盤龍,怒目利爪,周身風從雲生,鱗甲須髯,被風吹雨淋得有點幹枯,但還能盤在上面實在不易。

兩人更近一步走上前去看黑洞洞的聖母殿中光景,隻見中央所供乃是身着蟒袍的邑姜像,周圍是幾十尊落灰的侍者,真人大小,青灰粉交雜的袍子,線條柔順,長相秀美,神态各異,一些女侍者頭上還有鮮豔漂亮的大紅花,好一些工藝好的雕塑。胤祥與胤禛走到殿前,隻覺個個栩栩如生,隻是在黑洞洞的殿裡站着倒顯得有些吓人,胤祥便不準備進去看了,胤禛也不算太好奇,自覺地獨自進去一個個湊近了看了一圈出來,就帶着胤祥往殿邊去。

聖母殿北側側殿前有兩株長得極為旺盛的柏樹,樹幹粗壯數人才能合圍,長得比大殿還高,一看就是整個祠中最為古老的樹。橫亘在殿前的,還有一株很老的槐樹,幾乎将北側的側殿全然遮擋起來,與一株柏樹交錯着。“哥哥,這樹得有幾百歲了吧。”胤祥将自己年輕的手放在樹粗糙的樹皮上,感慨着,隻覺活上數百年也不錯。胤禛看着胤祥答着:“自周代便有也未可知,樹總是長生的。”那樣老邁的樹與那樣年輕的胤祥站在一起,讓胤禛看出一樣的珍貴,忍不住靠上前去,胤祥一回身,便發覺自己已在樹與胤禛之間,不禁往後一退,又幹脆被胤禛壓在樹上吻了起來。胤祥臉都羞紅了,胤禛怎麼在哪都對自己有點興趣,但也來不及想地,很快就陷在與胤禛唇舌的交纏中了。

胤祥喘不過氣時,胤禛才松開了唇,一臉得意笑笑,看着胤祥紅透了的嘴唇,勾了勾胤祥下巴:“靠一靠古柏,管長壽。”胤祥羞得繞過胤禛,往聖母殿南側的清泉去,方才進門就看到了,亭子上好像寫着“難老泉”,于是邊走邊說道:“我還是更想難老,摸摸那難老泉興許有用。”胤禛笑着跟上去,拉住胤祥手,開心附和着:“好,在泮飲酒,永錫難老。”

從晉祠出來,兩人便登上自己的馬車,也不問前程,很有信馬由缰的意思。在車中掀開簾子向外看,隻見是蜿蜒上山的路,通入群山之中,仿佛是要到山頂去。胤祥知道胤禛定然有數,于是也不問,隻是靠在胤禛懷裡看外面的風景,空氣越發涼也越發清新,自己兩人越發接近天空,青山間雜紅葉,遍布群山,離塵世越發遠了。胤祥想,人生停在這也不錯,胤禛和自己,兩個人,走向一座山越發高的位置,越發靠近天,誰也不知道。

到了山頂,天陰雨濕,山被模糊在綿綿細雨中。胤祥與胤禛下了車,胤禛撐着傘,将胤祥摟在懷裡,低頭問:“冷不冷?”胤祥隻是向前面看去,眼前風景遼闊,腳下山色青郁,即使下雨,讓人身心更是一淨,深深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回着:“還好,走吧。這裡山色不錯,就是看山來的?”胤禛這才揭曉了目的:“此地有北魏以來開鑿的一處佛窟,看看如何。據說還有一處高歡行宮。”胤祥應聲而問:“高歡?”胤禛帶着胤祥邊往前走邊回答:“東魏時一丞相,到處征戰,北齊建立後追封為神武帝,據說容貌俊美,文武雙全。”胤祥聽到最後的點評好像不太愛聽,低聲念叨了句:“史書上總說人俊,真俊的也沒幾個吧。到處征戰,倒是有空在此處建行宮。”

正說着,兩人已是走到山中的行宮舊址前,如今隻剩一座小小的殿,殿中空無一物,但這殿被青山包圍,能直直地俯瞰山腳。此中山風甚是涼爽,一看也知道在此避暑是很享受了,比先皇的避暑山莊好得多就是。胤祥觀賞着,一言不發,一看就是還對胤禛方才的稱贊耿耿于懷。胤禛瞥看了他一眼,口邊含笑,更摟着胤祥緊了緊:“看來王是不願意我誇别人好看。也是,見過王,還有誰能算可看的。”胤禛珍惜地将胤祥摟過來看向自己,接着認真道:“王不要生我氣了,以後我絕不信民間傳說與史書随口之言,就像,你看,以後人們也許會覺得我是一個相當勤政的好皇帝。”胤祥這才看回胤禛,推了推他,嘁了一聲,再看向右手邊那懸崖上的許多石窟與一座淩空而建的樓閣,回着胤禛:“好皇帝也許是,勤政……好吧,别人也不知道你天天在幹嘛,反正仗着聰明,你總閑的。”說着自己走向右手邊的路。

這座石窟分布在兩座峰上,均坐北朝南,西峰第一座窟最是宏偉,其外修有漫山閣,重檐歇山頂。胤祥在前面往高閣走去,走在山崖上的欄杆邊搖搖晃晃,看得胤禛着急。胤禛立馬跟了上去,一把拉住胤祥,将胤祥牽進路裡邊,讓他沿着山崖走,自己擋在外面,一邊教到:“你走裡面我才放心。”胤祥也沒什麼好不服的,自己确實總是大意随便,被胤禛照顧得心中還升起暖意來。

胤祥先一步走到閣前台階,仰起頭來,隻見其中背靠山崖有有兩層佛,迎面這層是一座站着十一面觀音,左右各站文殊與普賢菩薩,皆是面相豐頤,身體勻稱,線條圓潤。第二層上坐着一尊巨大的彌勒佛。胤禛走了上來,仰看了一下,淡淡評道:“我看這座窟此處應該最有趣。”胤祥疑惑回頭,“哦?怎麼了?”胤禛淡淡說出:“我還沒見過直接讓觀音站在佛下的。”說着嘴角又帶上一絲耐人尋味的笑。胤祥再一看臉就又紅了一大片,立馬捶了胤禛一下:“又在想什麼。”說着便自己快步往前去看前面的石窟。

繞了一圈,隻見其他佛窟大多露天,在高處的讓人看不到其中景觀,隻見外部的券門有天王護法雕塑。看得到的,體量較小,衣上的褶皺、臉上的五官也大多磨滅了,讓人看出千年風雨的痕迹。驚喜的是在東峰那片窟前,看到一座螭首龜趺功德碑文,胤禛按照經驗推斷此處應當是隋唐時期的窟,隻見碑後那座窟倒是特别。前廊後室,窟室中央又方形塔柱,窟室三壁皆開龛造像,其中石像保存得極好,一龛中坐一雙目微閉,笑意盈盈的佛,兩邊各站菩薩随侍。洞中哪裡還有世事之變,悄悄如此過着便好,胤禛看着那淡然的笑都不禁羨慕起這山中佛窟裡的塑像來。

看完石窟,兩人就權作鍛煉地徒步下山。好不容易走到山腳才發現,此處離晉祠還有很遠的距離,然而一開始看過地圖的胤禛以為從後山下來就能直接到晉祠,讓自己的馬車停在晉祠,于是如今倒有點麻煩。胤祥注意到,自己兩個前面不遠處走着一位年輕的讀書人,這讀書人衣着簡單,但一看就不是寒門子弟,當是一個好遊玩,附庸風雅的“少爺”。就在胤禛吩咐旁邊的侍衛去傳馬車時,胤祥扯了扯胤禛袖子,低聲道:“不用了,等也太久了。你看,前面那個小孩,他一下山,旁邊就跑上前一個人問他看得怎麼樣,一看就是專門給他駕車的,他們有車的,問問看,能不能帶上我們到晉祠。”胤禛向來不喜歡和其他人牽扯太多,嫌别人笨和煩,一臉不是很滿意,猶豫着,胤祥已然拉着他向前,勸到:“等個半天,天都黑了,你不是說還想去個什麼寺麼?”胤禛這才被說動了,心不甘情不願道:“永祚寺。”胤祥輕輕拍拍胤禛的臉:“乖。”

“這位趕車師傅,我們的馬車停在晉祠了,能順上一程麼?”那馬車夫擡頭,也是幾乎沒見過這樣長相體面,穿着華貴,還能稱自己師傅的,心裡一熱,也很是客氣回到:“行,我一會兒跟那位少爺說下,他不是本地人,包了我的車上山看佛窟,想來他不會拒絕。”沒一會兒,那位少爺回來了,車夫客客氣氣幫着說了一句,他也沒說什麼就答應了。胤祥喜悅看向胤禛,眼神裡是大概是說:“聽我的沒錯吧。”胤禛則回以誇贊眼光。

路上,馬車夫與這少爺一路聊着天,其中屢屢讓胤祥忍不住失笑。

“有幸來太原府看此石窟真是深感難得。”

“公子這次是來趕考的?”

“算是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