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主動帶過這兩隻狗,再走回胤禛身邊,積極問,“哥哥,我們去哪,這座寺?”胤祥看着寺裡那突出的一座高塔,第一反應就覺得是座寺。胤禛點頭,“嗯,為了看下這佛宮寺的釋迦塔。”胤祥仰着頭認真看,“是哦,這塔好像比其他處都高,也很舊了,怎麼還在,不容易。”允祿和允禮在兩位兄長身後很安靜,不敢多說,但還是彼此暗自交流,“我也想看這塔許久,沒想到還真在。”聽完允祿隻剩“哇”的感歎,允禮則輕聲道。
隻見這塔大緻二十丈,和其他塔類似,大緻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兩層,下層為方形,上層為八角形。塔身呈現八角形。胤祥數了數,“五層六檐。”胤禛握了握胤祥手,輕聲糾正,“明五暗四九層塔。”胤祥驚訝轉過頭看向胤禛,“哦,如此更厲害了,何時的?”胤禛回,“遼。快七百年了。”胤祥看樓上挂着好多匾額,隻覺有一個很是突出,貌似皇家的,接着邊感慨邊問胤禛,“那個‘峻極神工’誰寫的?有點氣魄。”胤禛笑笑,“明成祖,他北征時在此駐跸過。不過,我不覺得很好看。”胤祥瞥了眼胤禛,逢迎道,“嗯,還是我們皇帝主子的好看。明朝你不會隻喜歡神宗吧?”身後的允禮允祿聽到都不禁笑出一點氣聲,惹得胤禛都解釋道,“誰說我喜歡神宗,我是覺得他有趣,記得清。”
讨論一通,胤祥拉着胤禛往裡走,沿着寺中主幹道往塔裡走,慢慢登上台階,走入塔去。一入塔中,便感有松木香氣湧上臉來,無限清新,胤祥吸了一口氣,隻覺那香氣慢慢通進身體,洗去不少負擔。接着胤祥才轉頭問胤禛,“哥,這氣味,好像讓人進了林中?”胤禛也在一旁慢慢嗅着,靜靜體驗,聽到胤祥回,猜想地答,“嗯,這塔大概全用落葉松做的。”說着仰頭看向塔上的鬥拱,顔色和其他部分不太一樣,胤禛補充道,“除了鬥拱,應該是榆木的。”胤祥很開心地一邊學着,一邊誇胤禛,“哥哥總是知道好多。”胤禛聽了不自覺一笑。
接着往下看就是那一層塔正中的巨大釋迦牟尼佛塑像。寬厚豐腴如常,隻是頭發、眉毛與唇邊的胡須清晰能辨出是石綠色,讓人覺得很有意思。一邊仰頭欣賞,胤祥又一邊問,“樓上都一樣嗎?”胤禛陪着看,一邊問,“如果你不嫌累,我們上去看看?”胤祥手不禁伸到下巴點了點,思索一下,回頭道,“那我們登到二樓先試試?”胤禛笑了,伸手示意胤祥跟着走吧。胤祥愉快将手握了上去,積極跟着走上樓去。
這樓不同其他樓閣,有明暗分層,前五層是實層,後四層是暗層。樓閣内外柱之間有外槽,有扶梯可供上下。二層台基上塑有一佛二菩薩趺坐于蓮座上,另有二脅侍菩薩立于大佛左右,均為彩繪。第三層實層内槽中,木質八角台基上塑四方佛四尊,每尊佛高一尺左右。接着胤祥就懶得再往上走了,拉着胤禛手腕問,“哥哥你猜上面的佛長什麼樣,如果沒什麼特别的,我就不走了。”胤祥說着呼出一口氣來,表示累了。胤禛通情達理道,“應該差不多,沒什麼區别。我們下去吧,讓莊親王他們代替看看就好。”說着胤禛轉身看向允祿兩人。允祿突被點到名,立馬恭敬同意,“好,我們代皇上看看去。”允禮是無所謂,本來就感興趣,想上樓去看看,允祿則早也累了,多少心不甘情不願地,但面上還是努力裝得特别願意。
胤禛牽着胤祥慢慢下了樓,在寺一樓内又繞了一圈,又賞看了一會兒内槽南北門額上繪有六個供養人,南為三女像,北為三男像,與牆上的六幅巨大佛像,古樸别緻,着裝顔色風格上帶遼代風格。讓胤祥兩人看得津津有味。最後胤祥又跟胤禛在樓閣附近轉了一圈,進了旁的觀音寺院,仰看塔閣更覺氣勢,幹脆坐在院前的秋千上,等允禮他們下來。
胤祥仰頭看着,隐約看到允禮他們走到了最高的一層,就要走出塔閣站到外面的廊邊,還讓人看不清臉。這時,一直盯着胤祥看的胤禛情不自禁湊上前去,身子恰擋住了胤祥,低頭捧起那張漂亮的臉,輕輕吻了上去。胤祥驚慌地推開了胤禛,壓低聲音,“幹什麼,允禮他們走出來了。”胤祥着急地看向樓上,隻見允禮和允祿早已不在廊上,這才放下心來,随即回頭轉向胤禛繼續要求,“皇上,你小心點。”胤禛笑了,頭也沒回,不看胤祥看去的地方,隻是說道,“王,他們早不在了吧?”胤祥反駁不了,還是低聲叮囑,“那也要小心,不準這麼嚣張,吓到人我還怎麼見人。”胤禛意味深長一笑,強行認真答應了胤祥的教導。
允禮他們下來得很快,胤祥和他們搭話搭得很積極,試圖借此來試探他們方才在樓上到底有沒有看到什麼不該看的。感覺到應該沒有,胤祥才作罷,被胤禛帶着回車裡繼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