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遠莫緻倚逍遙,到了更覺難得。幾人在關腳下停了車,便見一條熱鬧的關貿街,各式各樣的關内外的人在其中行商往來。這山高,一下車便很冷,幾人都披上了大氅。胤祥被胤禛裹得更緊,戴上了暖帽,與那北邊蒙古人比穿得不算少。為了保暖,胤祥還在關貿街上向當地人買了一罐新鮮羊奶來取暖,喝下去感覺更好,推薦旁邊風寒初愈的允祿也來喝些,允祿倒是怕膻喝不太來,去邊上買其他吃的去了。
胤祥喝完,差不多就上關了,手上還拿着那奶罐。今日關上天氣也很好,絲毫沒有黑雲壓城的痛苦,在豔陽下宏偉得很明堂,天特别藍,風大了些,也絲毫不讓人冷,周圍的山川盡是深綠,并不蒼涼,令人心中隻更放達了些。
沿着巨石鋪就的路往上,最先見甕城。甕城位于關城北側地利門外,額匾書刻“雁門關”三大字,不知誰寫的,隻知天宇下氣勢非凡。往上穿進城中,幾人便直接站于長城下。城郭為石頭邊牆,向兩邊無際地延伸萬米,形成雁形,盤旋山間,南端分接關城東西城兩翼,北至谷底延伸圍合,圍城城門坐南向北,上築有甯邊樓,俗稱明月樓。
胤祥在明月樓下停留了一會兒,向後還見一戲台,打量了一會兒其上漂亮的壁畫,才跟着走進地利門去。被胤禛牽着走上高峻的城牆,胤祥聽到兩邊鼓聲震響,豪邁如要開戰。登上後,發現原是在此處守衛的一二将士,人雖少,到了一定時辰也還是會擊鼓。鼓聲遠揚山中,少了些寂寞,絲毫不吵,氣勢不凡,并不妨事,也不煩人。四人一路暢通無阻也無人來打擾,當然也是提前安排好的,這些将士大概也是安排工作歡迎遠客的。
逛完甯邊樓,幾人向東邊的宅院走去。那宅院門前的石獅間又是貴了一些官員在候着欽差了。原來這建築是個關署。這些官員不遠不近地跟在胤禛四人身後,胤禛幾人不說話,他們也隻是默默跟着。胤禛不喜歡有人看着,于是隻是随意看了幾眼就帶頭出門走了,官員們才遠遠跪送,并不好敢多說。出了門,等離那些官員遠了,胤祥便對旁邊的胤禛低聲說道,“哥哥,在這裡駐邊實在不易,但這衙門面朝群山,其中還有燈籠叮咚如樂作響,也算惬意。”胤禛摟着胤祥,答應道,“嗯,是不容易,短暫避暑倒不錯。”
離開關署,幾人又爬了一段城,朝着上方的雁塔。一路又高又陡,走起不易,每一步都需認真攀在路旁的石垛上。越往上走風愈強勁,那隋代九層宻檐式實心磚塔密密層層,在風中屹立着,更顯氣魄。經過塔邊,他們短暫停留,轉着打量了會兒,再一小段路,走進一處烽火台,在其中能躲點風。
烽火台中還有閣,胤祥非要好奇歡脫地攀上閣樓去看看,閣樓木質不穩,胤禛跟在身後一路擔心。終于,在隻剩五六步的地方,胤祥手中的奶罐掉了下去,砰砰作響地砸在閣樓梯上,最後掉在台泥地上,讓身後的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安全下來後,胤禛便牽着胤祥不放了,擁在懷裡。他們站在烽火台邊,俯視關下蒼茫風光,吹着勁風,隻覺已一起看遍無數滄桑。“哥哥,在這裡守關,真的很孤獨呢。”胤祥靠在胤禛懷裡再次感慨。胤禛點頭同意,“嗯。無邊歲月,青絲白發,無數人一生便如此終了。”二人溫柔執手,共看山河。
允祿和允禮則繞到烽台另一邊,“弟,這邊風景真好。”允祿也享受到。“嗯。人生在世,能看過如此風光也真好。”允禮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