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起身後,胤祥就起了身,才走到乾清宮門口,就聽見寂靜的宮中響起震動天地的喪鐘聲,如波浪環環蕩漾在紫禁城上方,宮中通明,所有人都知道,太後崩逝了。
胤禛滴下淚,看向垂下手的太後,站在門口,愣了愣,輕輕地朝着那邊榻上說了一句:“母親。”便邁出了殿,在榕樹下站了好一會兒,才走回殿中,榻前的太醫低頭俯身退下了。胤禛走到太後榻邊,緩緩跪下,旁邊陪着的蘇培盛站定,高聲呼道:“太後崩了。”接着喪鐘聲響起,整個紫禁城都醒了,三宮六院紛紛前來。胤祥來得更早些,默默跪到胤禛身邊,輕輕地揪了一下胤禛衣角,告訴他,自己來了。
禮部向天下頒旨,雍正元年辛醜日醜刻,仁壽皇太後,崩于永和宮,自聖祖仁皇帝升遐以來,皇太後哀痛深切,每緻撤膳。上在哀毀之中,惟恐慈體違和,晨夕問視,孝養倍笃。皇太後積哀日久,疾遂大漸。是日,仙馭上賓。上擗踴号恸,搶地呼天,哭無停聲,水漿不禦。一切儀服隆備,盡禮盡誠。
戌刻,大行皇太後大殓,皇後、及貴妃、妃、皇子等,俱成服,親王以下,文武大小官員,王妃、公主以下,八旗二品以上官員命婦,俱齊集舉哀。先是,皇太後久禦永和宮,及禮臣等,尊上徽稱,擇日恭進冊。上因奏請皇太後移禦甯壽宮,屆期受朝賀,皇太後固執未允,尚禦永和宮。至是奉安梓宮于甯壽宮,上于蒼震門内,設倚廬,缟素居喪,将每日赴梓宮前、上食三次。
日中天氣苦熱,禮儀還是進行着,想來這一天都要如此,胤禛從殿中看向在殿前檐下的胤祥,雖沒被曬到,小臉還是紅紅的,便叫人先把怡親王叫進來幫忙。胤祥進了殿裡,胤禛命他跟自己進後殿,胤祥一臉疑惑,也乖乖跟着。後殿比前殿還要涼爽許多,胤祥趁着無人,輕輕将胤禛一摟,胤禛也舒服地靠在胤祥肩上休息了片刻,便交代到:“好好呆着,天涼些再出來。”胤祥點了點頭答應下,胤禛輕輕捏了捏胤祥紅紅的小臉,轉身就将後殿關上,走去了前殿,将胤祥放在了後殿,沒再帶出來。胤祥回頭看後殿,陳設簡單,一榻一桌子,桌上已有人備好了茶水,還有一點折子和書,看得很是感動胤禛還能如此為自己想,自己倒去受累了。
出到殿前,胤禛便令張廷玉向下傳谕:“以時值炎熱,諸臣齊集,易緻傷暑。仰體大行皇太後慈愛至意,命設水于陰涼處,聽其取飲,坐候,門洞開,令得受風,每日三次上食。并命年老者,随便齊集,即或因暑熱步履遲誤,亦不深究。稽察官員,不必過嚴。傳谕命婦等,鹹使知之。”張廷玉恭敬接旨,立馬下傳。張尚書雖然很忙,方才也見怡親王被皇上叫去了後殿沒再出來,還以為是有事要辦,看來是受熱了,真是辛苦久了,為衆人謀了舒服,太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