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信奉鷹式教育,愛它就要推它下懸崖,認為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像小鷹一樣奮力揮翅,學會飛翔,因此,是絕對不會允許弟弟有一點兒退縮的。
所以,肖恩隻好勉強順着自己熟悉的街道,去尋找車站,笨拙地看着站牌,稀裡糊塗地跟着擁擠的人流,莫名其妙地擠上了一輛巴士。
幸運的是,百老彙不是什麼偏僻難找的地方。
雖然他要去的那家劇院屬于百老彙邊緣的邊緣,可隻要多問幾個人,有禮貌一點兒,還是很容易找到的。
事實上,在著名的百老彙大道上,隻有大約四家劇院,絕大多數的劇院都雲集于百老彙區,還分什麼内百老彙、外百老彙、外外百老彙什麼的。
這些劇院,最早都是脫胎于英國的戲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和變化後,逐漸适應本國人民的國情,被改造成更符合本國人審美和喜好的劇院。
可這些劇院看似繁華,卻也不是都賺錢的。
哪怕百老彙在世界上的名聲都非常大,它也不能保證每一所劇院都賺錢,而且,恰恰是因為劇院太多的緣故,它們的内部競争更為激烈。
這時候,資金比較雄厚、财大氣粗的劇院,往往可以直接聘請已經出名的頂級巨星坐鎮,甚至花錢為這些量身打造出合适的劇本,最大化的發揮巨星效應,憑借巨星的狂熱粉絲,穩賺不賠地保證劇院的基本收益;
另一部分資金不算雄厚,但生存曆史足夠悠久的劇院,都會擁有一些曆代傳承下來的獨特節目,還會憑借以前積累下來的人脈關系,簽約一些盡管沒有頂級巨星、卻發展均衡,有獨到之處的劇團來做定期演出,演一些諸如莎士比亞那樣的經典劇目。哪怕賺不來快錢,卻永遠不缺人看,足夠保證劇院的持久、穩定和發展;
而一些既沒有資金,建立時間不長,也沒有足夠人脈關系的年輕小劇院,就隻能捉襟見肘地在夾縫中求生存,上演一些沒名氣,但低成本的劇目,再憑借低廉的票價,來勉強維持劇院的正常開支。
肖恩去的這所劇院,就屬于最後那種,沒錢沒資源沒特色,隻靠降低票價來維持客源。
這家劇院叫史密斯大劇院,因為它的創辦人姓史密斯,而史密斯又有鐵匠的意思,所以很多人又管它叫鐵匠大劇院。
據說,它是早年一位瘋狂熱愛舞台表演的老人家,傾盡家财創辦的。
在劇院初創的時候,那位有趣的老頭,極富創新地舉辦過一場震撼整個百老彙的脫衣舞之夜,一炮打響了劇院的名聲,讓史密斯大劇院站穩了腳跟。
可問題在于,脫衣舞并非不可模仿,不具備獨特性。
随着時間的流逝的,劇院終究要靠好節目取勝,而沒有自己特色經典節目的史密斯大劇院,還是在競争中,慢慢沒落下去,變成了一個随時瀕臨破産的劇院。
不過,就算是劇院經營不善到如此地步。
對于生活在貧民區的肖恩來說,能獲得這裡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當他看到二哥瑞安提起的熟人瑪麗時,總算放心了許多。
看來關系戶并不隻是種花國獨有,米國的世界一樣講究人際關系。
然而……
“你可能還沒見過我穿好衣服的樣子。”
瑪麗的第一句就差點兒把肖恩給噎的說不出話來。
不過,她說的确實是實話。
想起那天回家,和瑞安一起,從沙發上滾落到地上,匆忙找裙子穿的姑娘,肖恩簡直尴尬地不知道現在該做出什麼樣子的表情了。
但瑪麗不以為意地笑起來。
她皮膚雪白,穿着紮着蝴蝶結的白色襯衣和一條鮮豔的紅色褲子,妝容精緻,看起來很講究和時髦,長相不能算漂亮,卻也耐看,擡起下巴、不笑的時候,顯得高傲不可親近,可這樣笑起來的時候,又帶着點兒惡作劇成功的俏皮。
“你二哥最近過得怎麼樣?”
她随手遞了一張單子給不知所措的肖恩填寫,應該是負責行政方面的工作,而不是瑞安說的什麼打雜。
肖恩接過那張單子,一邊猶豫要不要在‘特長’那一欄寫上跳舞,一邊糾結于該怎麼回答。
如果告訴她‘二哥又找了個新女友,還是隔壁新搬來的鄰居’,會不會被打死,或者立刻趕出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