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聲慘叫,夾雜在鄰裡雜亂的生活動靜之中,在這個恰好是各家晚餐時分的時間裡,顯得不是那麼清晰。
如果大條一點的人,估計會覺得是哪家的電視機聲音開大了吧。
躲藏在小院儲藏間裡的小孩卻聽得很清楚,也沒有誤會,因為發出慘叫的地方離他很近。
他遲疑的用滿是血污的小手輕輕拉開儲藏室的塑料拉門,僅拉開一條小小的裂縫,就見到不遠處的大門,細小的血線從門的下邊縫隙流淌出來,在門外燈的照耀下顯得有些蒼白,也刺痛了小孩布着血絲的雙眼。
他見過血,很多。
在那個昏暗的地下室裡,血是每天都能見到的東西。
他和好些個孩子被關在那裡,被迫認幾個魁梧又兇惡的男人做老師,每天都要學習各種殺人的技術。
那個男人說,他們會被培養成殺手。他們不需要感情,隻要做一件服從命令的工具。
在小孩的記憶裡,他從懂事開始就接受了這種教育。一開始是可以承受的,像他這種從幼兒時期開始培養,猶如白紙一樣能被任意描繪的人,如果沒有外力因素的話,估計也起不了絲毫反抗的心思。
直到地下室裡多了一個新的被拐進來的男孩,對方比小孩大了幾歲,比起周圍那群因為恐懼和害怕,猶如啞巴一般不敢吭聲的人,那名男孩算是一個另類。
男孩很勇敢。他敢反抗那些比自己強壯高大太多的大人,即便被打得遍體鱗傷也不肯服軟。
男孩很聒噪。似乎将分享自己的事情當做逃出去的動力和拉攏同伴的手段,他會和大家講述外面的事情,講述自己的家人和自己從學校裡學到的東西。就像是背課文一樣,記憶力很好的男孩竟然能夠将課本都給背下來。
小孩從他口中知道了外面的世界,那是一個他想象不到的世界。對他來說,地下室還有上面那個破舊的廢棄廠房連同周圍荒無人煙的地界,已經是他能接觸到的整個世界,但在這裡之外,卻有一片廣闊的天地。
他很少對男孩的話做出回應,但他會很認真的聽進去。并且……将‘逃出這裡’這句話也聽進去了。
他确實逃出來了,就在那名男孩被作為殺雞儆猴的雞,被所謂的老師殘忍的折磨緻死之後,他趁着那名老師還有他的同伴洋洋得意的時候,從露出的門口縫隙跑了出去。
他知道那個縫隙是狡猾的大人們故意留下來的,就是為了想看看誰還敢反抗,讓那個出頭鳥成為第二隻雞。
隻是他們大概沒想到,第二隻雞會是他們認為最省心的小孩吧。
但以前省心,現在不省心了,也就沒必要留下了。
那些大人們是這麼想的。
小孩心裡也清楚這一點。
但他并沒有像大人們想象的那樣沒有目标的随便亂跑,以為就此能離開那個地方。
他跑到了院子裡,跑進了廚房後面的儲藏室裡。他聽到了外面那群大人們的嘲笑聲,叫嚣着他的愚蠢和不自量力,而小孩做的隻是在這群大人們故意慢騰騰的不急着開門的時機裡,将堆放在角落裡的一包包面粉用手指暴力撕破,用盡力氣的灑向天空。
漫天的面粉在室内飛揚,聽着外面的大人更加不屑的嘲笑聲,他重複着這樣的動作。
等待大人們不耐煩了,他推開了窗戶,身子靈巧的踩着桌子跳出去,用從廚房桌子上撈到的打火機點燃後丢進了那滿是粉塵的儲藏室裡。
爆炸的動靜夾帶着耀眼的火光,和大人們的慘叫聲,牢牢烙印進小孩的耳朵裡,大腦裡。
他被爆炸的沖擊炸飛了一段距離,踉跄着爬起來,顧不得身上的傷,逃出了那個破舊的廠房,奔向了全然陌生的世界。
他沒日沒夜的跑着,就像是不知道停歇的永動機,一秒都不敢停下來休息。
那個死掉的男孩說了,要朝着東邊去。東邊有人。
至于對方這句話是什麼環境下說的,是回憶所謂的電視裡的播放的台詞,還是課本裡的字句,小孩不知道。
他隻知道,要往東邊跑。
事情比他想象中的好,沒人追上來,或許有人追上來他沒注意,反正直到他看到了有人煙的地方,也沒有聽到後面傳來腳步聲和大人們的怒叱聲。
他趁着太陽落山的時間,靠着陰影踏入了這個陌生的小城鎮,他挨着牆壁走,避開了所有的人,直到再也走不動了,才翻進了一道矮牆,趁着屋主人在裡面吃飯的空檔,躲進了屋外院子的小小儲藏間裡。
肚子發來強烈的抗議聲,轉為了像是針刺一般的疼痛,但小孩已經累得一根手指都無法動彈,昏睡過去。
直到……他聞到了熟悉的血腥味,聽到了熟悉的慘叫。
他對這兩類都很敏感,這是伴随他八年生涯的常見的事物,但總是讓他無法習慣。
小孩咽了下口水,雖然已經沒有口水可以咽了,他渴得嗓子在冒煙。
——裡面出事了。
他想到了這一點。
他覺得自己應該出去,做點什麼。
自然,他想做點什麼的動機并非是覺得裡面出事的人需要拯救,而是覺得——如果自己做了點什麼幫助到裡面的人,那些人應該會為了報恩讓他吃頓飽飯,喊來警察将他送去兒童福利院,又或者幫他找到自己的父母。
因為在那個死去的男孩口中,外面的大人是知恩圖報的好人,而孤兒會被送進福利院,好心的大人會供他們免費吃穿上學,教導他們以後工作融入社會的知識,但不會教他們殺人。
而且男孩也說了,他覺得小孩是有父母的,是像他一樣被人販子拐來的。區别在于小孩被拐來的時候太小了,不記得自己有父母這件事。
——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猶豫的了。
小孩心裡這麼想。
——因為我一無所有。
或許男孩說的話并不是正确的,因為小孩印象裡的大人都是邪惡的殘忍的,以打孩子虐待孩子辱罵孩子為樂,甚至還會殺掉不聽話的孩子……
他沒見過善良的大人,但他别無選擇。
他不相信有好的大人,因為他沒見過。但他見過勇敢的會說出‘外面的大人是好人’的男孩,所以他決定相信男孩的話。
也選擇去相信男孩口中所謂的知恩圖報,被幫助後就要報恩的所謂的社會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