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從偶然遇到的老同學那裡聽說了家裡那些破事,也隻能是攤攤手,她又不打算結婚生子,不需要想辦法回去拿戶口本遷戶口,所以,畢業十幾年,都沒回去過。如今遇上一個真心對待自己的母親,顧曉心中自然頗為感念。
這會兒顧曉親昵地拉着隆安侯夫人的胳膊:“如今女兒都是兩個孩子的娘了,哪裡還能跟以前一樣,什麼都不想呢!”
隆安侯夫人憐愛地握住顧曉的手,說道:“好,知道你現在大了,明白事理了!”
她沉吟了一番,壓低了聲音說道:“過兩天,我跟你大嫂去白塔寺拜佛,白塔寺這些日子正施粥呢,到時候我幫你捐個一百石米,也是你的功德!”
“媽,這還要你幫我做什麽!”顧曉笑道,“我們府裡現在也就是不方便出門,又不是沒錢!”說着,就吩咐人拿了銀票過來。
顧曉将銀票塞到隆安侯夫人手裡,心裡頭盤算了一下,說道:“媽您說到拜佛,這次還真得勞煩您一趟!您幫我在白塔寺,給點幾盞長明燈吧!”
隆安侯夫人也不看銀票上的面額,隻是問道:“你想點幾盞?”
顧曉說道:“先平王肯定是要點一盞的,我這邊,我跟兩個孩子一人一盞,府裡另外三個孩子,也一人一盞吧!”
隆安侯夫人歎道:“就知道你是個心軟的,那幾個孩子又不是你肚子裡爬出來的,你就算對他們好,以後他們還能孝敬你不成?”
顧曉搖了搖頭,低聲說道:“媽,府裡又不缺這幾個錢,幹什麼不做得大方一些。甭管嫡出庶出,不都是我的孩子嘛!他們也就在家裡這些年,我也一視同仁,他們出去了,念不念我的情我也不差這些,橫豎我問心無愧便是!”顧曉琢磨着,白塔寺素來香火旺盛,又就在内城裡頭,多有王公貴族過去燒香拜佛,說不得就被人注意到了,到時候一看,就點了他們母子幾個的長明燈,難免有人嚼舌,何必為了這點銀錢,在外人那裡落得個壞名頭呢!
隆安侯夫人也沒多想,顧家又沒有庶出,她憐惜女兒所托非人,但是如今女兒花點錢求個問心無愧,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總不能花了錢,别人還不知道,因此她便說道:“既然如此,回頭我求了寄名符和平安符給你們府上送過來,你也給那幾個孩子送去,也叫他們知道,你的一片慈心!”
“還是媽對我好!”顧曉摟着隆安侯夫人又撒起嬌來。
隆安侯夫人有些撐不住,笑道:“行啦,你也說自己是兩個孩子的娘了,還一副小女兒模樣呢,沒得被孩子看見了笑話!”
“那笑話什麼,等我七老八十了,也是媽的女兒,到時候媽别嫌我煩就行!”顧曉不以為意地說道。
“說起來,你張七姐姐前些日子還托人上門,想要我幫着尋摸兩個穩婆呢!”隆安侯夫人與顧曉說笑了一陣,忽然想起來,“我記得她不是才七個多月嘛,怎麼這麼早就尋摸起來?”
顧曉想了想,說道:“張七姐姐大概是被之前的事給吓壞了,信不過别人,這才想着早早預備起來。”
隆安侯夫人歎道:“她也是可憐,好在張家沒什麼大事,要不然的話,榮國府那邊,未必容得下她!”
“那穩婆的事,媽你尋到了嗎?要是沒有,不如找我生末兒的時候,請的那兩個穩婆吧!她們都是多少年的熟手了,名頭好得很!”顧曉建議道。
“我本來想着這事不着急,正找着呢,既然你這邊有,回頭我便叫人過去請!”隆安侯夫人當即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