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雙手捧着那個布包,幾步來到大理寺寺正面前,将東西放上了架幾案。
易甯見大理寺寺正猶豫着不敢打開那個布包,補充道:“寺正大人放心,這都是我挑選過的,裡頭沒有什麼不能看的秘密案卷。”
大理寺寺正聞言,這才手指一勾,掀開了那個布包,将裡頭的東西拿了出來。
甫一展開,那歪歪扭扭,蚯蚓一般的字迹,看得她頭都暈了。
大理寺寺正痛苦地合上案卷,示意公差将東西送去給太女瞧。
太女雖不大懂分辨字迹,但是這麼明顯的區别還是看得出來的,剛瞅了眼便笑了起來。
白若松覺得她們都在嘲笑自己的字迹,自欺欺人地埋着頭裝起了鴕鳥。
“何侍郎瞧瞧,這可是刑部司的印章?”
公差又從太女那裡拿了那寫得奇醜無比的公文案卷,遞給了何同光。
何同光蒼白着臉,取過那公文案卷一看,見上頭的日期寫着“桓文二十二年,六月初八”,身子一晃,險些站立不住。
她咬着牙,點頭道:“是刑部司的印章無誤。”
既然印章無誤,那就說明案卷文書不是僞造的。
“但誰知道她那時候的手是不是傷了?”何同光卻是絞盡腦汁,找到了一個漏洞,“興許是她詭計多端,預料到了這一日,特地包了手掌做出受傷的模樣,就是為了逃脫罪責呢?”
“倒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太女摸着下巴點了點頭,算是肯定了何同光的看法。
何同光為此大受鼓舞,對着易甯追問道:“那麼,易郎中親眼見過她手掌上的傷口嗎?”
易甯沒必要撒謊,誠實道:“隻見了包裹絹布的手掌,确實未親眼曾見過掌心的傷口。”
“不是去醫館之間的麼,把大夫叫上來,一問便知。”說着,大理寺寺正揮手叫來了公差,剛想吩咐,突然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白若松是去的哪個醫館,便轉頭問道,“是玉京的哪個醫館?”
白若松看向易甯,疑惑道:“大人?”
她不是提前拜托過易甯将那老大夫請過來作證的嗎,怎麼如今易甯闆着臉全然不曾開口說話?
是那老大夫不願意作證嗎?
“是永安區的醫館。”易甯淡淡開口,“不過我今日一早已然去那醫館問過了,據醫館學徒所述,老大夫晾曬藥材之際,不小心自高處摔下,磕破了腦袋,如今正處于昏迷之中,做不了證。”
明明昨日午時之前,易甯去醫館的時候,那老大夫還生龍活虎。
她不相信世上有這麼巧的事情,九成可能是欽元春發現的那個跟蹤她的人幹的。
是易甯大意了,當時未曾多想一想,令别人有了可乘之機。
凡事當然不能一張嘴說說就行,大理寺寺正仍然嚴謹地派了人去醫館查看。
衆人在審廳中候了小半個時辰,歸來的公差肯定了易甯的說法,确實有一位老大夫磕破了頭在昏迷。
何同光大約是此間最開心的人了。
她雙指一并,直指白若松道:“我看就是你為了不露餡,不擇手段,打暈了人家老大夫!”
其實,也不全然隻有老大夫能證明。
那日,白若松大着膽子表白之際,駕車的欽元冬,和馬車當中的雲瓊,都是見過她滿手是血,還貼到了臉上的狼狽模樣的。
雲瓊甚至還撕了一條不知道那裡的布料,讓她擦臉。
如今欽元冬不在,白若松是真的擔心雲瓊要站出來為她作證,這樣她就不得不解釋二人之間的關系,甚至還會牽連出贈送環佩的事情。
白若松一擡眼,見雲瓊也在看自己,慌忙道:“等一下!”
她這三個字是在對雲瓊說,但除了雲瓊以外的人卻都誤會了。
大理寺寺正問道:“怎麼,可是還有什麼沒說的麼?”
“是,大人,請稍等一下。”白若松将計就計,順着接了下去。
她看向易甯,以眼神詢問備選,易甯不負衆望地對着她點了點頭。
“下官還有一人,可以證明臣的傷口是真實的。”得到回答的白若松立刻朝着大理寺寺正的方向,高聲道,“正是那日與下官相約霖春樓飲酒的,翰林院修撰,徐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