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子費了一番口舌,才總算讓兩位師兄順利接受了他是徐老的外孫這回事。
師兄們倒也沒覺得師父私心偏袒,反而很樂見他們“道修”後繼有人。
“我就說嘛!昨天見你總覺得你那個單片眼鏡眼熟得不得了!我還以為你是咱師父的腦……狂熱粉,專門照着百科照片買的同款!”
許懷黎大笑着說。
他和應恪一同翻看起那本子。
起初,他們越看,眼神就越亮;
看着看着,似乎有了分歧,兩人不時讨論起一些聽起來很玄妙、很高深的東西;
再往後,就齊齊沉默,誰也不再說一個字,但面色都略顯凝重。
雲中子感慨二位師兄果然還是比他懂的多。他幫不上忙,隻能戳在旁邊當吉祥物。
這時候,許懷黎兩人也終于從秘籍沒有失傳的狂喜中回過神來。
許懷黎對雲中子道:“師弟,這筆記裡有些東西,我們一時半會兒可能還沒法吃透。要不這樣,今天你先回去,我和你應師兄研究一晚上看看,明日再來教你。”
雲中子想了想說:“行,那我回去把筆記掃描一下,發給二位師兄。”
許懷黎和應恪都很高興,覺得他們小師弟人帥心善不藏私還勤奮好學,簡直可愛極了。
雲中子也覺得兩位師兄不是外人,索性把那後半本的密文也同他們提了一下,免得他們以為自己隻發一半秘籍不夠地道。
“這後面的部分,我姥爺交代說記的是我家裡的事,和我爸媽去世有關,但是我現在還看不懂。涉及家庭隐私,可能就不方便……”
許懷黎立刻表示理解。
應恪也說,他隻對修仙理論的部分感興趣。
三人暫且各忙各的去,雲中子與他們分開後,回宿舍又是研究了一晚上超話不提。
……
可能是被小師弟的勤奮刺激到了,第二天早晨一大早,許懷黎和應恪就主動聯系了雲中子,約他在物理樓見面。
雲中子先前走馬觀花,對物理樓印象不深,隻記得是一處三層高的獨棟小樓,和戊己校區批量建造的宿舍樓幾乎沒太大區别,外觀很是低調。
它坐落在校區北邊的觀星台遺址旁,從雲中子的宿舍出發,走路五分鐘就到。
白色的建築中央有球形的穹頂,玻璃大門上架着端正的楷書金字,書曰:物理與天文學院樓。
雲中子走進去,二位師兄已經在大廳等他。
許懷黎和應恪頂着滿身的仙氣——通宵了一整晚的黑眼圈——微笑着向他打招呼。
“這邊一二層是教室和自習室,三樓是天文台,地下是實驗室。我平時都在三樓,你二師兄常年搞地下活動,如果以後聯系不上我們,直接殺進這裡找人就行。”
大師兄随手推開一間自習室的門。
屋子裡既無桌椅,也無講台,最前面是六塊巨大的可滑動的黑闆,上面還留着之前的一些、粉筆字的演算草稿。
應師兄熟練擦掉上面的闆書,捏起一根粉筆就往上寫:F=GMm/r^2。
大師兄則正色道:“經過一晚上的研究,關于師父的引氣入體理論,我們大緻有了些思路。但因為師父他老人家思維過于活躍、跳脫,手記也比較意識流,這套理論,它不一定就具有實踐可行性。你二師兄昨兒努力了一整晚,你看,他今天依然是個麻瓜。”
“我呢,随便跟你一說,師弟你就随便那麼一聽!聽不懂也不用放在心上,咱們可以再想别的辦法。”
雲中子掏出自己的平闆電腦,準備做筆記。
大師兄道:“首先,我還是給你科普一下,咱們修道之士的基本等級。”
“大緻就和小說裡差不多,從入門到飛升,依次是:煉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渡劫,渡劫期大圓滿之後,就能破碎虛空飛升天外。
“學校人才濟濟,每年新生差不多千人,九成能引氣入體,五成能築基,不到兩成能結丹。再往上,那都是各自的緣法,得看天賦悟性和運氣。”
他嘬了口檸檬茶,講到重點處,面色興奮起來:“師父的物理修仙,核心在一個‘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他将物理理論中的基本定理,推廣到以靈子為研究對象的修道體系中,并且靈活地對它們進行因地制宜的思維轉化。”
“比方說引氣入體。所謂引氣入體,轉化成物理思維,其實就是要引入靈子這種微粒,并讓它向人體積聚。
“這公式裡,F引,代表你與環境中靈子之間的萬有引力;G是萬有引力常量;M是你自身的質量,單位是千克;r是你與靈子之間的距離。”
“m,你可以用質量去類比理解,但實際情況更複雜一些。因為靈子這種特殊的微粒,本身并不具有質量的屬性。不過,在其數量足夠多時,我們可以将其視為一種類似于質量的屬性——師父把它命名為‘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