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甯用鏟子給他們一人盛了一碗,熱氣撲騰得更明顯,“還沒吃呢,吃過了再誇。”
小孩子年紀不大,又剛失了長兄,姜甯對他們來說,那就是最可靠的人。
快跟衛長昀一樣親了。
衛小小抱着碗,手還沒碗大,筷子也捏得低,喝了口湯,才開始吃面條。
才吃了一口,眼睛倏地亮了,擡頭看姜甯。
其實姜甯也挺緊張的,這是他來到這兒後做的第一頓飯,尤其還是不熟悉的廚房,什麼都不順手,生怕翻車。
看到衛小小眼睛亮起來的瞬間,心裡一松。
姜甯笑起來,放心地給剛從廚房出來的衛長昀也盛了一碗,推到他面前,“嘗嘗?”
衛長昀手上還有水,怔了下才拿起筷子,“謝謝。”
姜甯瞥眼吃得呼哧呼哧的倆小孩,“客氣什麼,都一家人,以後還有更多好吃的。”
他家裡可是開農家樂的,酒店裡的那些菜他不會做,還搞不定農家菜麼?
“甯哥哥,還有什麼好吃的啊?!”
“以後就知道了。”姜甯沒直說,見衛小寶還想說話,制止道:“嘴裡吃着東西的時候不要說話,不禮貌也容易嗆着。”
衛小寶立即閉了嘴,乖乖捧着碗吃東西。
衛長昀飛快地看了眼姜甯,又垂下眼。
他喝湯時在想,這位嫂嫂手藝真好。
一頓早午飯吃完,衛長昀主動去洗碗,小小和小寶圍着姜甯,被他用随手編的草螞蚱哄去了屋裡玩。
因為姜甯有正事要忙,暫時沒空陪小孩。
約摸過了一刻,廚房裡收拾的衛長昀走出來,見姜甯坐在那兒,像是在等他。
“你忙完了吧?”姜甯問。
衛長昀點頭,在方桌另一側坐下。
“我剛才想了想,還是不贊同你退學。”姜甯生了一張漂亮的臉,不笑時,便生出幾分距離感。
衛長昀一聽,到底是少年心性,一下控制不住表情,薄唇抿起,一臉不服,仔細看還有些委屈。
姜甯挑了挑眉梢,掀起唇角,“你先别急,我的意思是,你可以暫時退學回家裡幫忙,但日後還是得去上學。”
衛長昀繃緊的肩背一下僵住,愕然道:“什麼?”
“如今你是擔心錢和家裡弟妹才回來,我理解。”姜甯拿出剛才在堂屋裡翻到的一張泛黃的紙,還有一節炭筆,“但你大哥既送你去上學,想必是知道讀書是一條好出路,你還上了幾年學,總不能連你大哥那點覺悟都沒有。”
他的話剛說完,衛長昀微微低下頭,沒反駁。
姜甯接着道:“所以日後家裡有餘錢了,你就回私塾上課,這樣可以吧?”
“餘錢?”
衛長昀不知道是問,還是驚訝。
從小到大,衛長昀就沒見過家裡有餘錢。
父母在時沒有,大哥一個人養家時也沒有。從春到冬,地裡有什麼吃什麼,有時候還得上山裡打些兔子、野雞才能過完冬天。
他上學那些錢,全是從一家人牙縫裡摳出來的。
多一個銅闆都沒有。
退學回來的路上,他一直在想要怎麼養活一家四口人。
得種地,可光種地是不夠的,那隻能勉強不餓死。他可以幫别人寫對聯、寫信,但對聯隻有過年才寫,信更是少有機會。
更别說村裡還有秀才,能考讀書寫字賺錢的事,第一個找不上他。
姜甯看衛長昀臉上表情,一點點露出茫然,倒不覺好笑,隻是有些心疼他們。
一輩子都長在這裡,連賺錢的法子都天生比别人少。
“有我呢。”
衛長昀聞言回過神,看向對面坐着的姜甯。
姜甯臉上帶着笑,跟那染着朝露的山茶似的,一直懸着的心,不知怎麼就有了着落。
“不過也得你跟我一起。”姜甯笑彎了一雙眼,立即說正事,“咱們先算算家底有多少,知根知底,才能未雨綢缪。”
衛長昀不平靜的心緒,被這句話輕易壓下。
“?”
姜甯和衛長昀花了一個中午的時間,才把家底理明白了。
衛大留下的現錢有小半貫,也就是二百來文。
家裡小麥粉、糙米加起來有二十斤,還有玉米面十斤。豬油半罐,鹽和糖也是半罐。
地一共是有三塊,都離得不遠,加起來兩畝多一點,水田不大,隻有半畝。
至于禽類,一隻沒有,全在辦席的時候給炖了。
姜甯咬了咬下唇,盯着手裡那張紙,前一半還是他自己寫,後邊就交給衛長昀了。
字迹相去甚遠,一個潦草得幾乎認不出,一個筆鋒有力、字迹清隽。
衛長昀看了看那字,問:“是有什麼沒算上?”
姜甯眉頭舒展開,認真道:“先去買些雞崽吧。”
再窮不能窮孩子,一屋子四個人,全都在長身體。養豬是長線作戰,現在養是來不及了,但養雞可以。
不吃雞肉,每天來倆雞蛋也可以營養均衡。
絕對不是因為沒錢買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