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的時間線拉到了第三日的旅行。
比較關注路透的粉絲,都知道這一天他們是分頭行動。
時野拿着麥,咳了兩聲,沒有直接介紹新曲的背景,反而向聽衆抛出了一個問題:“有多少人是北漂到燕京來的?”
唰唰唰的,台下大半的人舉起了手。
時野明了地點點頭,又問道:“那你們對燕京都市的印象是什麼?”
這場面太像講座提問,一時之間有人被點名的記憶支配,閉口不言,有人直接大喊“答案”,相當活躍。
“節奏太快!活不下去一點!已經準備回家了——”
“房租!為什麼!那麼貴!!!”
“為什麼預制菜那麼多!還超難吃!!”
這些話幾乎都是被喊出來的,可能本意是想讓台上的人聽清,但實際效果聽起來相當的怨念深重。
這确實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以至于大家笑着笑着,突然感到一陣心酸。
時野靜靜地聽着。
再拿起來麥時,他沉穩,又富有力量的聲音,在這塊草坪上傳開:“我想大家本來都有想在燕京闖出一片天地的夢想,但沒想到,這地方那麼的讓人又愛又恨。我知道,我們在那一天所看見的一隅,其實是你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曆的,所以接下來這組歌,希望能給你們帶去力量,哪怕一點也好。”
這是基于四組不同的旅行創作的一套燕京都市四重奏。
他們以不同的切入點,去闡述自己的看見,自己的感想。
一重奏是關于燕京那令人崩潰的公共交通。
易塵雪當時在微信群裡喊得有多崩潰,那麼和蔡玲翎唱這首歌的時候,感情就有多充沛。
地鐵到站的廣播聲作為開篇,一下子就将聽衆拉入了那擁擠不堪、令人窒息的地鐵中。
明面上,整體的風格偏向于诙諧,但是急促的旋律和壓低的和聲,卻将這層苦中作樂徹底揭開,将衆人的疲憊與無奈深刻地暴露出來。
每一個強拍,都像是人群推擠碰撞發出的聲響,每一個弱拍,都仿佛是向生活低頭妥協的歎息。
最後,在換乘站間無盡的奔跑,那粗重卻漸弱的喘息,不知是在宣告這樣的追逐總算告一段落,還是在暗示這追逐将永不止息。
喘息停止,燈光一暗,樂聲再度響起時,已經進入了二重奏。
緊湊的節拍和激昂的音調,将燕京的快節奏高強度展現得淋漓盡緻。
生活的壓力、業績的追求、家人的期許,猶如一座座大山不斷壓下。
原本就拼命的人越發拼命,本來鹹魚的人也被迫卷得不斷仰卧起坐。
這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工廠,每一個人都是一塊零件,自機器開機啟動的那一刻,就不能随意脫落停下。
可是機器怎麼能沒有潤滑?
人又怎麼可能不需要休息?
于是,三重奏的曲調變得溫暖而舒緩起來。
它是假期睡到自然醒後,拉開窗簾灑進房間的那一束暖陽;是走在路上調皮地揚起發絲的那縷微風;是那隻因着好奇落在指尖、翅膀輕顫的蝴蝶,是那随着風翩翩起舞的花花草草。
輕柔、甯靜,為被生活裹挾翻騰的衆人提供了一個避風港。
好像在說,累了就休息一會,這是理所應當、不該被批判的事。
四重奏的時候,鹿鳴和時野以對唱的方式,展開了一場自我對話。
有人說,你要成為人中龍鳳。
可你越長大越知道,自己不過是個普通人。
地球不會圍着自己轉,甚至少了你,地球照樣轉。
“曾經以為自己能改變世界,到頭來才驚覺自己都很難改變。”
“可那又如何每一個平凡日夜,都有諸多小确幸等我們發現。”
有人說,你要成就一番宏圖偉業。
可你越嘗試越明白,有時候再怎麼努力,所做的也隻是最平凡的工作。
沒有令人豔羨的天賦,沒有超絕看透曆史進程的眼光,跟着大流分一杯羹,已經足以暗自欣喜。
“夢想那麼遙遠現實那麼焦灼,心火未消,風雨飄搖。”
“可微弱光耀也能照亮前行道,堅定不逃,希望不凋。”
兩人的歌聲交織在一起,失落時安慰,迷惘時指引,跌倒時扶起,前進時相随……
輕而易舉地勾起了聽衆内心深處的那些聲音。
其實,誰不曾懷揣夢想,隻是最後被現實擊垮,将那個幼稚、無知無畏的自己藏起來了罷了。
來自他人的嘲諷、打壓,居然也成了自己刺向自己的利刃,一片片将那顆純真熾熱的靈魂淩遲,千刀萬剮,支離破碎。
可是,最普通的夢想,也有它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