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鹿鳴問完路回去,整個人都還在東南西北裡沒繞出來。
索性鹿老師的記憶力還算不錯,當大家問他怎麼走的時候,他能把阿姨說的路線全須全尾地報出來。
哦,就是沒聽到那茶館的名字,不然直接導航也行。
……這給大家聽沉默了。
好在不是所有人聽到東西南北都捉瞎,隻會紙面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也有人生長在這樣的指路環境,能夠把東西南北實操的。
蔡玲翎咳了兩聲,往自己嘴邊做了個别麥克風的動作:“小蔡導遊為大家帶路,請務必跟緊大部隊,不要掉隊。”
其實這個導航口令放在燕京的胡同裡并不算難,畢竟路基本都是橫平豎直,定好基本方位後實際上也就是直走左轉右轉罷了。
跟申城那些個歪七扭八繞的和毛線團一樣的路是真的不在一個難度等級。
有了小蔡導遊的指引,大家順利到達了那家茶館。
茶館的名字叫“言茶”,聽起來非常文藝。
外牆是跟邊上胡同一樣的青磚灰瓦,門窗是木質的,看起來有一種時間沉澱後的古樸。
開門進去,第一個躍入眼簾的就是大廳正中央的大戲台,不過現在上面還沒有表演,有點空蕩。
可這并不代表這個茶館裡不熱鬧。
茶館的一樓是圍着大戲台擺的桌椅,上頭已經坐了不少人,有年長的,也有年輕的,他們邊喝着茶,邊話着家常,聊得熱火朝天。
如果樂意停在邊上聽上一耳朵,或許能聽見這附近居民的不少家事八卦。
嘉賓們在一樓和二樓中,最後還是選擇了二樓的包廂。
雖說是包廂,但是也有個巨大的、打開就能看見戲台的窗,可以說是絕佳看台位了。
而且裡面的裝修設計跟大廳的也有些不一樣,比起一樓的“厚重感”,這個包廂看起來要更加輕松休閑,不像茶館,有點像奶茶店咖啡廳之類的。
其中有一個角落還打造了小景,易塵雪已經拉着蔡玲翎去拍照打卡了。
哦,點單也是可以掃碼的,就是一堆套餐ABC的看得人眼都花了。
鹿鳴對茶的了解不太多,主要是自己不太喝。
家裡倒是有不少茶,但是如果何依依将它們一字排開,叫鹿鳴來認茶品,别說是三棍子,九棍子都打不出一個屁來。
硬要說,隻能瞎蒙,蒙對了是奇迹,蒙不對才是常态。
所以鹿鳴瞅着前頭的那些茶,有點興緻缺缺,但是劃拉到最後,倒是有一塊引起了他的注意。
除了比較傳統的茶品,這家茶館還有年輕人更喜歡花茶、果茶,還有……
養生茶。
種類相當豐富,有熬夜養肝的、養心養胃的、潤肺的、補腎的、滋陰養顔的等等。
每一款點進去還詳細寫了功效好處、适宜人群和慎用人群,可以說是把能做的外顯功夫都做足了。
不少人注意到了這一塊,讨論喝什麼的聲音又響了一番。
這時候沈淮安敲了敲桌子,出聲提醒:“養生茶這東西還是看好自己的體質再喝哈。”
易塵雪聽完耳朵都豎了起來:“沈哥你有故事啊?說來聽聽?”
此話一出,大家看着沈淮安的視線都更加明亮了起來。
沈淮安略微有些尴尬地撓了撓臉頰,坦誠道:“之前刷手機看到很多人推這些養生茶嘛,有個帖子裡面甚至精确到了粒數,我就想着,買來沒事喝兩口也算是調身子養生了。”
“買來肯定得喝,雖然沒多少錢,但也不好擺着浪費。”
“哪知道後來身體有次出問題了,去看了西醫也去看了中醫,最後人老中醫直接批了我一頓,說我亂喝東西,有些茶根本就和我的身體不匹配,越喝越爛。”
聽完真人真事,本來還算高漲的養生茶點單熱情有些低了下來,畢竟大家多少不太清楚自己的身體究竟如何,畏手畏腳很正常。
不過也有人說,也就這一次,挑自己喜歡的喝喝也無妨。
最後,大家主點了一些傳統經典茶品,另外點了少量的花茶果茶和養生茶。
已老實,求放過jpg
到了上茶的時候,服務員将茶葉一一擺放上桌後問道:“您好,需要講茶服務嗎?我們這有專業的茶藝技師可以為各位詳細講解,旨在讓您在品茗的同時,還能深入了解茶葉的種類、沖泡技巧和背後的文化底蘊等等。”
來都來了,特色服務怎麼可以不點。
而且這可是惡補茶文化知識的好機會啊!在鏡頭前出糗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糗還不樂意學習改正啊!
茶技師是一位身穿傳統服飾的女性長者,面容慈祥,步态優雅緩和,帶着一股從容不迫的韻味。
她的聲音溫潤如玉,聽起來很舒服,在講起茶的過往時,好似能将人引緻其中,感受茶葉生長時的山川雲霧、陽光雨露,感受匠人們采摘、烘焙時的耐心精細。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來處和特點,茶技師邊說還邊做起了角色扮演,像是每種茶在做自我介紹似的。
沖泡的過程也很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