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28年,王守仁再次平定西南叛亂,次年病逝于歸鄉途中。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與孔子、孟子、朱熹,并稱為孔、孟、朱、王。
華山仙門。
一藥鼎之旁,一老頭正在翻閱一本丹藥典籍。而那個年輕人,正在幫其整理藥草。
“于壘,龍場家那小娃兒,最近在思過崖上呆了那麼久,都在幹什麼呢?”
“回禀師父,徒兒沒好靠近,遠遠看過幾眼,好像在向劍派弟子套取劍藝呢!”
“哦?當真稀奇,不去好好專研他師祖向我讨要的《九華劍訣》,劍派劍術有甚好學的?”
“師祖不知,玉飛師弟,好像正是授了劍派之人《九華劍訣》,與其共論劍道呢!”
那老頭有些怒了:“簡直是胡鬧,不知輕重!”
但那年輕人趕緊來寬慰了:“師父且放寬心,玉飛師弟隻傳了劍訣上篇,而且所傳之人亦是仙門選定劍派繼承之人。此外,那風不揚師兄的遺物,好像也被玉飛師弟得到了......”
老頭聽聞這個消息,一下就消了怒氣,反倒沉默了起來了,良久才開口道:“這樣也好......也算替我,也替我那世俗的徒弟,又了了一段因果吧!”
......
玉飛别了今狐沖,就直接離開華山了。自然也不知道,他無形之中,還替華山仙門做了一件好事兒。還做了好事兒不留名地,既替自己,也替别人了了一段因果。
不過玉飛離開華山以後,并沒有直接南下打道回府。而是稍稍繞了一下,取道終南山。瞻仰一下道教全真派的聖地。
自己從家往西安、往賀蘭山趕的時候,遇到名山聖地,可都是禮節性地稍稍繞開了的。沒想到現在一放慢行程,放松遊曆,就收獲不小。而既然終南山與華山隻隔日許路程,就自然樂得一并遊覽一下,萬一另有機緣呢。
因此,玉飛到了終南山地界以後,就同自己在華山時一樣,降落于地,徒步遊覽了。
不過,頭幾日,他還是先找一處僻靜之地,整理一下近日觀摩今狐沖使用《九華劍訣》所得。自己費盡心機得來,時間一長忘卻了就不好了。
玉飛熟練《九華劍訣》三年有餘,自然不能真忘。但理解和使用還是有一定距離,要做到手上也熟悉,還是必須要動手才行。他和今狐沖在一起的時候,可是一直端着架子,沒敢動手的!
何況,玉飛還想融合田伯光“快打”的風格。自己出招還沒有女人快,可是一直讓他耿耿于懷的,何況這女人還是自己心動的!在别人面前,頭都擡不起來,還怎麼親近?
所以玉飛就結合自己新得的領悟,以及又快又準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苦練起來了,每日都練到自己手臂酸麻才肯罷休!甚至體力不支後,又交替調劑練習飛劍之法,不讓自己每日功課落下。
《九華劍訣》的飛劍篇,本來就是同人界篇一脈相承的,玉飛的飛劍之術也因此又多多少少有些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