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4年,西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道家,從此退居中國文化次流。
被師長傳喚的時候,小飛還是懵的。天還沒亮,就被叫醒。七彎八繞,走了一段長長的上坡路,便被帶到一破院子前候着了。
領自己來的,倒先走了。
晚上被石頭的事煩着心,可也沒睡好。正想打個盹兒,就看見了林姨和玉禅。
有些意外。
趕緊熱情同二人打招呼......但玉禅并不理自己。
這丫頭,還記着氣了。當然,自己,更加慚愧。
林姨卻調皮地對自己做了個“嚴肅”的手勢,然後偷偷對着破院子指了指。
還沒來得及多想,院門吱呀一聲,開了。出來個男童,面生得很。
“請随我進來吧,師祖他老人家候着了。”
林姨領着玉禅,恭敬同往。
小飛猛然醒覺,想到了林姨曾提之事,自己的有緣人,腦袋瞬間清醒多了。才想到,自己多半已是在後山了。
後山、林姨都要求教、師祖......小飛趕緊亦步亦趨。這次,多半就是自己的機緣了吧。
......
進得院子,便見一發須皆白的老者,早已立在那裡了。
小飛還在惴惴不安。
玉禅卻已小跑上前,直接給老者連連磕頭了。
“蟬兒拜見師祖,給師祖您老請安!”
老者一臉樂開了花,連連應答。三個還沒磕完,就趕緊伸手來扶了:“唉唉,起來起來,當真乖巧得很!”
然後,就東扯西拉起來,不是問功課,就是扯親戚......
剩下小飛幹杵在一旁,好不羨慕,卻也不好做聲。杵了會兒,還是一旁的陌生男童提醒了。
“你還愣着幹什麼?不趕快拜見老祖?!”
小飛顧慮太多,反犯尴尬了:“該叫什麼呀......從沒見過......”
如此。老者終于直望玉飛,出言了:“哦?你再認真看看,當真從沒見過?”
衆人不明,都安靜下來。
玉飛也糊塗了,又看了兩眼,不由依言回想。但回想片刻,還是默默搖頭。
......
老者不由“哈哈”一聲長笑。也不知是高興的,還是尴尬的。然後,又和着笑,開口了:“小娃兒,老夫看你根骨奇佳,可願跟我修仙?”
前後不搭的話語,以及意有所指的神态。終于,成功勾起了小飛塵封的記憶。
“您......”
但話語出口,小飛還是愣神了片刻。
直到往日的畫面确實清晰了,又同眼前比對過。便再也止不住惶恐,趕緊跪下磕頭了:“晚輩年幼無知,有眼不識老祖真身......老祖恕罪、老祖恕罪......”
“哈哈......”
老者又是一聲長笑。聽得出來,笑聲之中,盡是滿足。
笑過,環視了一圈衆人。便又再開口,認真詢問了:
“......如今,來我觀中,已有幾年了?”
小飛因為這惶恐,倒也沒了先前的緊張。見老者未有怪罪,舒了口氣,趕緊恭敬回了:
“回老祖,兩年了。”
“可曾學得東西?”
小飛讪讪撓頭:“回老祖,隻習得些儒家的書。道門學問,就......”
但老者似乎并未理會,隻是自顧發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哪裡?”
小飛趕緊收攏思緒,不想其他,趕緊回道:
“《詩經·小雅·鶴鳴》”
“背來聽聽,說來聽聽!”
小飛照做。
但剛一說完,老者又問了:“《論語.裡仁》,也背來聽聽、講來看看。”
......
如此,挑揀着提了好幾個。見小飛都對答如流,這才滿意着微笑點了頭,就此罷休。
“聽你之前口氣,似還想學我道門法術?”
突然回到正題,令小飛大喜過望。而且還有早年舊事,自然不敢造次。
趕緊滿滿應了:“弟子已悔過自新,确想學道,萬望老祖成全!”
趕緊複又跪下,連連磕頭。
但正當自己以為,一切都比較順利的時候。老者的緩緩肅聲一言,卻又将他難到了。
“但你是否清楚?學道......是要出家的!”
小飛呆住。
......
來了道觀這麼久。
似乎......自己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本來,隻是一心借讀嘛。後來遇見了仙女,這才轉過來求道......但哪裡深想過,學道,原本還要禁女色!
況且,出家,這麼大個事兒。沒爸媽同意,自己哪能做得了主......老爸不把自己屁股打得開花才怪!
小飛十分犯難。
......
但愣神間,晃眼,就看見了并立的玉禅、林姨。猛然,便發覺這出家一說......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