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蘇教授。”
見到蘇聿白,姜與樂莫名有些哆嗦,大腦急速運轉,瘋狂反思自己是否講錯話了,可她隻是說出了自己的心之所想。
隻見蘇聿白如常般點頭,“看完喊我,我帶你們出去吃飯。”聲音無起伏。
姜與樂從她的眼睛裡沒看出什麼情緒,但感覺她的唇角似乎藏着點笑意。
“我姐...剛剛那是笑了嗎?”蘇瑩瑩有些震驚。
“好像是。”蘇錦芸有些怔愣,意識到自己或許是在對蘇聿白道德綁架。
時候不早,臨近中午,姜與樂和蘇瑩瑩自覺加快了參觀速度。
蘇錦芸也加快了講解速度——隻講了些必要的,比如蘇聿白的養母蘇淑貞。
姜與樂聽得認真,從蘇錦芸的言語中也可判斷出,她應該也是很敬佩蘇老師。
從展館裡出來時,已經到了11點45分。
蘇聿白已經不在院内。
姜與樂剛要開口,隻見蘇錦芸徑直朝後院走去,“聿白姐姐可能在後院。”
隻見她打開了展館角落裡的小門,姜與樂這才發現這後面别有洞天。
後院跟前院展館的面積差不多大,應該是她們休息的地方。
這或許就是蘇錦芸剛剛說的“家”。
走到一棵小樹後面,姜與樂一眼就看見了坐在玻璃窗前的蘇聿白。她正低頭看着什麼,或許是在閱讀最新的期刊文獻。
姜與樂莫名想起,去年春天蘇聿白在《華夏經濟學》課間,獨自一人坐在教室的左上角,戴着副銀色眼鏡,全神貫注地看着最新論文。
窗外是櫻花紛飛,窗内是學生嬉笑。
但她既不為美景所動,也不為課間的喧嚣所擾。
意境太美,有同學拍了張照片發在校園牆上,後來照片被學校宣傳部采納,現在還挂在學校官網“教師風采”那一欄——
也是“學院女神”稱号的由來。
此時的畫面也很美,窗邊的柳樹并未擋住全部太陽,她的身上一半明一半暗。
姜與樂望着她正出神,再回過神來時,卻見她已經擡眸看向自己。
隻見她眼波流轉,瞳珠清澈,美得驚心動魄。
一不小心與她視線交疊,便再難移開。
姜與樂不自在地擡步想朝着她的窗台走去,卻聽見一聲——
“樂樂,你看到我姐了嗎?”蘇瑩瑩在不遠處喊她。
姜與樂腳步一頓,“啊。”聲音卻不自覺放輕,“蘇教授在這裡。”
再回頭時,便看見蘇聿白已垂下眸整理着文獻,剛剛那一眼像是她的錯覺。
但姜與樂清楚地知曉那并非錯覺,因為她從蘇聿白的眼中讀到了以前未曾見過的情緒——雖然她仍舊看不清那情緒的涵義。
沒等多久,就見蘇聿白起身出門。
“想吃什麼。”蘇聿白問她們。
雖是問大家,但其實視線直直定在姜與樂臉上。
蘇錦芸和蘇瑩瑩不自覺也望向姜與樂。
姜與樂被她們看得心裡有點發毛,“我都可以。”
“我也都可以。”
蘇聿白沒說什麼,徑直往繡坊外走。
蘇錦芸走在最後,鎖上門。
蘇聿白帶着她們拐出小巷,沿着河邊走。
沒多久就走到繁華地帶,到了吳洲古鎮中心。
吳洲古鎮的實景與小橘書上的帖子并無太大差别,隻不過今天是大晴天,沒有陰天時“煙雨江南”的氛圍感強。
小河兩邊開着各色店鋪,與其它古鎮也沒有太大差别。
河邊的狹小走道上有不少穿着漢服的遊客。
姜與樂忽而想起這裡已經是景區内部,“咱們不用買門票嗎?”
蘇錦芸解釋:“聿白姐姐已經提前幫你們買過了,在進景區驗票時你在睡覺,沒吵醒你。”
姜與樂的聲音略大了些,“謝謝蘇教授。”
隻聽前方傳來冷冽一句:“客氣。”
蘇瑩瑩在一旁輕笑。
蘇錦芸熱情地給她們介紹景點,以及一些特色店鋪。
路過一家旗袍店,姜與樂看了眼蘇聿白纖細筆挺的背影,點了點頭又搖搖頭。
蘇教授大概不會穿旗袍的。
一行人跟着蘇聿白拐進一條巷子,進了家川菜館。
“這家口味不會很辣,你們看看菜單想吃嗎。”蘇聿白遞了張菜單給她們。
“這家店可是我的寶藏店鋪呢!”蘇錦芸眼睛裡亮晶晶的。
姜與樂一看到菜單上的“毛血旺”、“水煮魚”就心潮澎湃,“我可以。”
蘇瑩瑩也沒有異議。
四人坐下來。
這還是蘇聿白回國以來,姜與樂第三次跟她一起吃飯。
想到前兩次的經曆,屬實是讓人頭皮發麻。
“你們點吧。”蘇聿白開了口。
蘇瑩瑩把點菜本遞給了姜與樂:“你先來。”
姜與樂也沒推辭,悶聲問道:“毛血旺可以嗎?”
蘇聿白點頭,“可以。”
四人依次點完菜,姜與樂給大家倒好了水。
桌子不大,姜與樂坐在蘇聿白正對面,難免有點緊張。悄悄喝了口水,而後出聲說道:“蘇教授,下午我和瑩瑩可以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