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倦看見了葉景眼底翻湧的各種情緒,定定地看着他沒說話。
“你……”葉景深吸了好幾口氣才緩慢開口,心口不是咯噔了一下,而是咯噔了很多下。
簡直在咯噔咯噔個不停!
江倦忽然道:“這就是演技,懂?”
葉景一愣,如釋重負地松了口氣,拍了江倦一巴掌,氣得不想說話。
江倦笑了笑:“換個比喻換個比喻,就比方說現在你在江桦念書念得好好的,有我們這些好朋友,每天開開心心地,忽然你爸媽告訴你要給你轉校,換到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去,你再也見不到我們,也聯系不上我們,你心情如何?”
“我是去了外太空嗎,聯系不上你們?”葉景無語地問,“現在又不是20世紀。”
“怎麼沒有可能?”江倦說,“萬一你爸媽見你抵死不從,把你關起來,就像祝英台那樣,不能外出,不能玩手機,等你再拿到手機的時候,發現上面的聯系方式已經被全部删光了,連黑名單記錄都沒有,你要怎麼找我們?”
“你們不是沒走嗎?”葉景問。
“我們沒……”江倦一愣,呆呆地看着葉景,一時竟也沒說出下文來。
葉景說:“我可以回來找你們,你們不是還在這裡嗎?我們又不是跨時空,難道三年後會來一顆隕石把這裡砸了?”
葉景問話時神情專注,冬天的下午六點已經天黑,書咖裡亮起了暖黃護眼燈,葉景明豔的五官被光罩住,仿佛加了一層暖紗,仿佛入畫了一般,直添了幾分神話的味道。
江倦很快意識到了自己打的比喻主體不對,他改口道:“如果是我們走了呢?我離開了,出國了,誰都聯系不上我,我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你再也找不到我。”
再也找不到江倦。
葉景還真從來沒想過這件事。
一想确實還挺難過的。
他和江倦認識了……滿打滿算是三個月。
這麼一算葉景差點吓了一跳。
竟然才三個月嗎?
三個月?
他差點都要以為他和江倦認識三年了。
他莫名想起那天淩晨,他因為發燒頭疼了一晚上,日出時終于退燒了,又累又困神志不清地時候,江倦對他說了一句話。
一眼萬年。
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千萬種思緒和情感,卻可以歸結于簡簡單單的四個字。
葉景沒有回答江倦,将目光投回到劇本上,獨自去品味“如果再也找不到江倦”的感受。
葉景從來不是會對困難屈服的人,大部分時候,他還有點小叛逆。
江倦說他不懂祝英台所以演不了祝英台,他就偏要演給他看。
他試着代入“如果江倦要離開”的情感去演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分别,徐離說他隻有害怕,少了期待。
草台班子要求還挺高的。
葉景跟江倦在宿舍單獨對戲,演着演着,他似是考量了許久,才向江倦問出:“有喜歡的人是什麼感覺?”
“嗯……”江倦思考起來,“大概就是一種有着落的感覺吧,心裡沒裝人的時候空空的,裝了人的時候沉甸甸的,感覺要墜到地上去。”
他描繪得太抽象,葉景沒聽懂。
江倦又說:“有時候也會飄起來,但是因為喜歡的人在這,所以無論飄多遠都會回來。”
“那你也會回來咯。”葉景說。
江倦懵了一下,“我回來?”
“你喜歡的人不是在這嗎?所以無論你去多遠的地方,最終都會回來。”葉景說。
江倦很慢地點了下頭,“對,多遠我都會回來。”
“多遠都會回來……”葉景低聲重複着這句話。
“就像回家一樣。”江倦說,“飛南過冬的鳥兒,一到春天就要回家,翻山越嶺。外出務工的人,一到春節就要回家,也是翻山越嶺。”
“那如果喜歡的人也走了呢?”葉景問。
江倦笑了笑,“那就跟着走。”
葉景怔了片刻,低聲道:“還是不一樣的吧,家畢竟是從小生活的地方,住了那麼久,感情比較深。”
“那有什麼。”江倦說,“我第一次見到我喜歡的那個人,就覺得我們上輩子上上輩子上上上輩子就認識了,明明沒認識多久,卻感覺認識了好久好久。”
葉景一愣。
一眼萬年。
這個詞又一次從他腦海中飄過,這次還不是輕輕飄過,而是天打雷劈聲勢浩大地飄過。
存在感極強。
葉景憑空生出些心虛,還沒細細品味又轉瞬即逝。
心裡又是咯噔一下。
這次跟之前那次有些不一樣。
具體哪裡不一樣,葉景說不上來。
葉景讪讪地問:“你喜歡的人……我認識嗎?”
“認識啊。”江倦很快地回答,“你可以猜猜,猜到了我就告訴你,這次真是秘密,除了你沒人知道。”
葉景盯着江倦的臉想了好一會兒,實在想不出來。
江倦不是感情内斂的人,相反的,他很外放,情感和語言從來都是直接的。
難道……
真是大大方方是朋友,扭扭捏捏是愛情?
他在腦海裡搜刮江倦對誰扭扭捏捏,隻搜刮出一個他姐。
操。
想岔了。
葉景趕緊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抛出大腦。
可……
江倦說不表白是因為怕吓到他喜歡的人。
怕吓到?
江亦看起來也不是不驚吓的,那應該不是她吧。
葉景想得都有點煩躁了,左右一合算,幹脆就共情一下祝英台,試着去喜歡梁山伯。
反正戲外他和江倦都是男的,不可能喜歡對方,誰都不吃虧,也不怕出不了戲。
管它什麼愛情友情兄弟情的,他隻要演出那種堅定不移選擇江倦的樣子就行了。
葉景理解能力強,悟性高,找到訣竅後很快就上道了。
後面排練的日子,葉景的狀态越來越好,和江倦的對手戲越演越順利。
夠堅定,夠堅毅,也夠堅持,在戲中的所有情感裡,愛情的占比很少,隻有一些隐晦的暧昧,完美符合《至高至遠處》中的祝英台形象。
徐離對此滿意得不得了,她一開始就想盡量避開梁祝故事裡愛情的成分,更想要表達他們兩個打破世俗追逐自由的決心。
打破世俗追逐自由,放在江倦和葉景身上簡直完美。
徐導覺得自己此生都不會再選到這麼完美的兩個主演了。
雖然愛情的成分很少,但徐離在片場磕cp也磕得很開心。
光是對台詞時看着葉景跟江倦對視的眼神就已經激動得想尖叫。
他們這個草台班子因為主演漸入佳境也跟着漸入佳境,配曲,填詞,編舞,一切都步入了正軌,一次的聯合大彩排就獲得了不錯的成果。
葉景覺得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握中。
無論是戲中對梁山伯,還是戲外對江倦。
他都把控得很好,沒有胡思亂想,沒有越界。
他簡直想為自己鼓掌喝彩。
直到他隔着金燦燦的婚冠珠簾,朦朦胧胧地看見江倦一臉痛苦吐血倒地。
他的心髒再次咯噔了一下。
那一秒好像被無限拉長了,他被徐離攔了一下才發現自己下意識地想要往江倦走去。
耳邊的歌聲在唱:“魂斷了,夢碎了,山窮了,水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