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除這件事,還有另一樁。
史苗:“還有早前教你的那個先生,聽說要入翰林,你們有師徒情分,預備東西恭賀一二。”
賈政心裡有個疙瘩,他是公府的公子,日常隻有旁人捧着巴結他的份兒,一個見風使舵的先生,才入翰林,芝麻大的官兒,還要他去恭賀。
賈政終于顯露了情緒,答應的不情不願:“是。”
榮國府還沒落敗到依仗一個小翰林的地步,史苗隻想磨一下賈政性格。
見他答應下來,就開始給姑娘們派下一件任務。
氣氛有點嚴肅,大家都規規矩矩坐着,史苗覺着下回可以搞點花生瓜子吃吃。
家庭會議,别真搞得和公司例會一樣。
史苗看向幾個女兒。
一個個穿着新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
養眼,愉悅。
“我記得下一月好些人家辦喜事,我們家人去不得,但禮要送到,你們拟好單子拿給我看。”
幾個姑娘齊聲:“是。”
家庭瑣事辦完,下一項議程是朝廷大事。
史苗又問:“前幾日讓你們看的邸報,看了沒有,有何見解?”
不懂怎麼回答的時候就低頭,古往今來的學生都這樣。
賈政大概是習慣了,見姐妹們都不說話。
出聲答道:“孩兒愚鈍。”
其實史苗也不指望她們能有多少見解。
可賈政沒什麼說法倒是有點意外,不知道平時那些先生教的什麼。
在這個圈裡混,怎麼一點政治嗅覺都沒有。
之前賈敏還能說幾句義忠親王的事呢!
轉念一想,賈政總是悶聲不出氣,搞不好人家不願意說。
史苗故作輕松道:“沒有就沒有,咱們孤兒寡母也做不成什麼,知道朝中有什麼大事就成。”
這句話一講,家庭氣氛有所緩和,史苗見她們拘束,宣布散會。
姑娘們很熟練,第二天就把過幾天的禮單拟好。
史苗接來一看,大差不差,唯有給王家禮單多了一對琺琅彩寶瓶。
王家還是伯爵,有貴族身份,王子騰娶妻大喜。
都是從金陵出來的,榮國府和王家交情不淺。
但兩家交情也沒到送王家的禮比送另一家安國公家重的地步。
史苗提出自己的疑惑:“這禮單……是你們拟的?為何送王家的禮多了兩樣。”
賈姝瞥眼看賈政,開口:“母親,父親在世時,原本有和王家議親的打算。”
三個妹妹沒有議親,不方便說,隻能她這個姐姐解釋。
史苗聽出來,賈姝沒有避着賈政的意思,甚至是故意把事情點出來。
賈政娶的王夫人。
能搞出抄檢大觀園的事,覺得襲人是個好的,最要命的是引來了薛家……
甯拆十座廟,不毀一門婚。
賈政和王夫人,比她家敏兒和林如海那一對兒更需要拆!
史苗大大方方笑了笑:“哪裡的事,什麼都不曾定下,讓下面人不要亂傳,壞了人家姑娘的大事。”
史苗真要謝謝賈姝這個大姑娘,瞌睡來了就遞枕頭。
剛好趁着這個機會,把‘流言’澄清澄清。
“旁人家怎麼送,王家就怎麼送,不必厚此薄彼。”
事涉賈政,他穿的還是日常的杏色衣衫,繃着臉,面無表情,耳根開始發紅。
看見賈政樣子,史苗更想逗他,故意把他點出來。
“雖說咱們家今時不同往日,但将來你們的二哥哥的婚事,還有你們的婚事,也要好好挑。”
賈政身邊的小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早前其實也聽到點關于自己婚事的風聲。
婚姻大事,曆來長輩做主,定下之後知會一聲。
賈政被點名,耳朵更紅了:“母親做主。”
史苗隻看着賈政笑:
“這種事情,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要你們兩情相悅,若是閑時想好了,記得和母親說。”
然後又看看幾個姑娘:“你們是喜歡高的、壯的、能文的還是能武的,還是喜歡美貌才情的。”
除了年紀小的賈敏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一臉吃瓜。
賈姝、賈娴還有賈媃都害羞的低下頭,臉蛋紅紅的。
史苗越說越來勁,管那些糟心事,哪有八卦逗孩子好玩!
“害羞什麼,若挑不到合适的,或舍不得母親,留在家裡孝敬母親也成。”
這才是史苗最真實的想法,不嫁也行,她們娘兒幾個開開心心過一輩子,不香嗎?
可惜史苗不能明說。
賈政難得不像個木頭,出現其他表情,史苗怎麼能錯過這個機會。
就要抓典型!
這麼大的小子,旁邊還少不得丫鬟伺候,史苗就不信賈政在背後也是一闆一眼,沒動過心思。
“像是你們二哥哥,喜歡讀書,好風雅,必然要找一個也能和他吟風弄月的,免得以後話不投機半句多。”
話不投機半句多,賈政和王夫人就如此。
王家不注重女兒讀書,養出來的孩子和賈政肯定沒有共同語言。
史苗也不求賈政和他将來的媳婦多恩愛。
但她不想要個對有才情 、美貌女孩抱有敵意的兒媳。
畢竟,她家幾個姑娘都挺美貌的。
賈政忽然成了話題中心,臉蛋爆紅,梗着脖子站起來:“母親,孩兒先告退了。”
喲呵……
這小子還知道跑,不像以前等着母親發話了?
史苗惡趣味的看着賈政遁走,末了還不忘和女兒們打趣:
“你們二哥面皮真薄,這就害羞了。”
姑娘們見賈政吃癟,擠眉弄眼的憋着笑,又不好意思出聲。
史苗清了清嗓子。
“不過母親要告訴你們,别信戲文裡的故事,那都是編來騙你們小姑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