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音的獲獎作品作為背景,在顯示屏上的中間位置占據最大的篇幅,第二第三名的則是左右對稱在兩邊。
宋徽音的作品叫背影。
作品中的主人公半張臉朝前,半張臉看向鏡頭,露出的面部看得出她神情嚴肅。
但是看向鏡頭的眼神卻柔軟。
從拍攝角度可以看出,鏡頭裡的人比鏡頭外的要矮很多,但是鏡頭裡的人卻在保護鏡頭外的這個人。
這個比賽多次勸宋徽音将作品名字改成母親,但是宋徽音并沒有更改。
隻是在頒獎詞上讓步了。
主辦方還是拿母愛作為宣傳點,宣傳了這幅作品。
宋徽音拍攝的确實是一位母親擋在自己高大的兒子身前驅逐惡犬的畫面。
然而她拍攝時内心想的是和安錦在餐廳的第一次見面。
當時安錦也是這樣護在她身前。
如果當時自己的相機在手,拍出來一定比今天更好。
宋徽音舉着獎杯和那張大大的支票看向安錦,安錦注意到宋徽音的眼神後向她豎起了大拇指。
紀博琰則是透過人牆,看着那副攝影作品,眼中明明暗暗。
他和宋徽音的對視上,兩人彼此都看懂了對方的眼神。
他看懂了。
她拍的是安錦。
“讓我們來采訪一下本次比賽的第一名,請問您的拍攝靈感來源于誰呢?”
這個采訪提前都寫好了答案,隻需要宋徽音按着讀就好。
采訪答案寫的是:母親。
宋徽音接過話筒,看了安錦一眼後,将眼神對準鏡頭。
“來源于給了我新生的人。”
宋徽音給出答案後,心思深的人聽出了其他的意思,而單純的人下意識代入了母親這個角色。
紀博琰看了一眼安錦,安錦面色凝重。
紀博琰以為安錦聽懂了宋徽音的話,實際上安錦在想:
【怪不得前世宋徽音會選擇自我了結,原來她這麼愛自己的母親,這可怎麼辦啊。我不能看着她重蹈覆轍啊】
“原來如此,那請問您拿到這次比賽的獎金打算用在哪裡呢?”
采訪者并不知道台下觀衆的内心,繼續走着流程。
采訪答案是:提升技能,慈善之類的。
宋徽音正打算順着回答,話筒都舉到嘴邊了,看到大禮堂過道裡出現的人之後,宋徽音手中的話筒一時之間掉在地上,發出尖銳的磁場聲。
工作人員連忙上台撿話筒,宋徽音想要趕緊下台,卻被工作人員攔住。
被邀請來的記者見過風浪,一看宋徽音的表情就知道今天來值了,看來有勁爆消息能挖,都迅速打開了錄音錄相設備。
安錦一看宋徽音這樣,也站起來了,看到了通道裡明顯不是這個學校的蒼老夫妻和一個男的。
“思曼,你去帶徽音離開。”
安錦讓熊思曼去保護宋徽音,熊思曼看了一眼紀博琰,紀博琰已經站在了安錦身邊,她才轉身去幫宋徽音。
偌大的大禮堂瞬間變得沸沸揚揚,通道裡的人看見宋徽音被人帶走後,加快了步伐,還拿着大喇叭在會場裡面喊。
“宋徽音,你這個沒良心的,自己的爹媽不孝順,在北京吃香的喝辣的,還拿着你媽我來賺錢,你個黑心肝的,我是造了什麼孽啊,生了你這麼一個畜生。”
舉着喇叭的老婦人在老公和兒子的攙扶下爬上了最前面的主席台,拿着喇叭又哭又喊。
她身後還放着那副名為背影的攝影作品。
明晃晃的閃光燈和許多來參加這場活動的人舉起了自己的手機。
安錦和紀博琰逆着人流出來找保安,讓他們進去維持秩序。
“這些主辦方在做什麼,怎麼連制止都不制止。”
安錦看着主辦方跟死了一樣在那裡一動不動,不對,他們動了,還動的厲害,都開始采訪上了。
宋徽音被熊思曼帶回了商務車上,她看着手裡的獎杯,用力捏緊了。
“跟我走。”
事情剛發生時,熊思曼第一時間出現在了她身邊,拽着她的手腕就從禮堂後門快步離開了這場鬧劇。
“老闆怎麼辦?”
跑動時宋徽音還在詢問安錦。
“不用擔心,她們不認識老闆。你不想給老闆惹麻煩就别看她趕緊跑。”
熊思曼和宋徽音說完,就感覺自己扯着宋徽音的阻力小了不少,宋徽音自己也加速了。
紀博琰看着鬧哄哄的大禮堂,剛才他護着安錦出來時衣服都被人撕爛了。
這件衣服他還沒穿夠1個月呢。
安錦此時并沒有關注到紀博琰的慘狀,她給米娅打了電話,随後帶着紀博琰回到商務車裡。
“你沒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