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說的客氣,然而林如海哪裡敢不守規矩,還是萬般恭敬地把他們一行人迎了進去。
康熙這次出門并沒有大張旗鼓,除了太子之外,身邊隻有兩個護衛,就連容易暴露身份的太監都沒帶。
隻是在暗處,就不知還有多少大内高手在一眼不錯地盯着了。
就在方才,林如海已經不着痕迹地暗示管家立刻去通知賈敏和兩個女兒,按理說皇上應該不會輕易召見女眷,但是還是要讓她們知道這個消息做好準備,至少讓大女兒在這個時候不要折騰。
林如海的大腦快速地運轉了起來,他猜測康熙之所以會來,大概為了兩件事情。
其一,方知府肯定把他遇刺與摘星樓有關上報了,皇上一定會過問這件事。其二,他就算不敢直視皇上父子兩個,也能明顯地感受到太子殿下的興奮和期待之情,這大約就和涵兒有關了。
看來他的擔憂要成真的了,女兒已經被盯上了,偏偏對方身份尊貴,他不但不能把人給趕出去,還得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順着林如海的指引,康熙一邊往裡走一邊不住地點頭。
在京城時他也在私底下去過不少重臣的家裡,有時會被門房嘲笑糊弄進不了大門的,有進了府裡全家轟動恨不能讓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皇上來了,更有甚者還有奴才膽敢在一旁偷偷窺視的,不管平日裡他多麼地看重那些大臣們,至少在那一刻他是有些失望的。
康熙作為天下之主,十分認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若連自己家的奴才都調理不明白,又何談管制好下屬官員,理清千頭萬緒的公務呢?
而林家的規矩無疑是挑不出一絲錯誤的,這次出門是照着江南普通富商的模樣打扮的,走的還是林府正門,然而林家的門子卻還是客客氣氣地,沒等多久林如海就出來了。
顯然并沒有因此輕視他們,而是規規矩矩地禀告了主家。
進府之後,他們所經之處,因為并沒有提前吩咐,但是遇到他們的奴才們還是一律低頭退避,康熙甚至注意到他們家到處都打掃的纖塵不染,就連花花草草都是精心修剪過的。
及至被迎進正堂,喝上一口清香無比的熱茶後,康熙的心裡愈加地滿意了。
看來,不但林如海是個有能為的,就連後宅的主母賈氏也是個善于管家理事的,否則林家不可能這般井井有條、生機盎然。
有這樣的父母管教,想必他家大女兒的見識和規矩是沒有問題的。
看來他的胤礽還是有些老婆福的,待他再細細地觀賞上一段時日,假如林家果真不錯,縱然家世單薄了些,那他家的女兒也不是做不得太子妃!
何況康熙私心認為,林家嫡長女即使出身草野,光憑那一身的氣度就能把整個京城的貴女全部比下去了。
心情好了,康熙的态度也很溫和,大方地誇贊道:“愛卿不但為官能力出衆,将收上來的稅銀提高了足足兩成有餘,幫了朕好大忙。這一家之主做的也很是不錯,當真十分難得。”
林如海連忙謙虛道:“多謝皇上謬贊,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都是臣的分内之事。說來慚愧,臣在家事上就遠不及拙荊費心周全打理了。”
康熙說道:“愛卿是個懂規矩的明白人,不必如此謙虛。倒是聽說前些日子你曾經受過傷,不知現在可好了沒有?”
其實,在康熙到達揚州之後,林如海已經有好幾次面聖經曆了,不過大多是會同其他官員一起,林如海早就做好了被單獨召見的準備,隻是沒有想到康熙會親自過來。
但是這也沒什麼差别,他為了迎接聖駕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幾乎所有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都提前想好了應該怎麼回答,便說道:“多謝皇上挂心,臣的身邊有護衛拼死相護,所以那日其實傷的不重,隻是看起來吓人而已。”
康熙挑了挑眉,這和方知府報上來的情況不大一樣啊,不是說他傷的挺重的嗎?看來,當初林如海連方知府都瞞了過去啊。這可有意思了,方知府哪裡是那麼好糊弄的,康熙興趣更甚,便問道:“護衛?難道愛卿早就預料到了可能會遇到危險嗎?”
林如海說道:“臣不敢欺瞞皇上,的确是這樣沒錯。當日因緣巧合之下,臣發現本欲請進府裡做西席先生的湖州人氏賈雨村竟是曾經犯過貪污之罪被罷免了的,更加令臣不解的是此人竟是副史劉維時推薦的。臣覺得不對勁就留了個心眼,誰知暗中一查竟發現劉維時連同其親近的官員在這段時間内,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往揚州大小官員的府裡都推薦了不少西席先生和女眷。而這些西席先生無不是身上有功名的,其中不乏賈雨村這樣罪臣。”
對着康熙不用把話說的十分明白透徹,林如海隻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說出來就足夠了。
劉維時背後的主子費了一大圈把這些身上有過功名的人都塞進官員的家裡,為的就是積攢人脈和資源,他們本就有做官的資格,隻要有人用心推薦自然就能搖身一變成功走上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