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後執政期間,樹立“元祐黨人碑”,凡是支持新法的,都被打成奸臣;凡是反對新法的,都被塑造成忠臣。朝局的重點不是如何富國強兵,而是如何打倒對手。哲宗親政後,又将所有保守派貶谪,重新啟用變法派。北宋的朝局就在兩黨相争中,向着亡國的深淵滑落。】
評論區
“雖然,但是,我支持蘇轼。”
“哈哈哈……哲宗都不用考察的,直接按着黨人碑點名就好。”
宋哲宗:謝謝,朕并不想要這種便利。
“高太後被那些文人吹成“女中堯舜”,但割地和黨争都是高太後執政期間發生的。”
“高太後私德很好,但好人不等于一個好的統治者。”
高滔滔:朕到底是好是壞?
一個嚴于律己,對于私德有完美的追求的人,如何能容忍在他人眼中的“不賢”,更何況這是天幕的态度,是後世的蓋棺定論。
呂雉:此人行事毫無主見,被人利用而不自知,居然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價。
武則天:“不錯,評價統治者如何能以私德論處,自當觀其行事,于國于民有何利弊。”
“她不過是舊黨樹立的牌坊。”
“一個工具人罷了。”
“其他直播間有很多曆史盤點,主播也可以盤點一個古代十大賢後。”
“不管怎麼排,高太後都上不了榜吧。”
“如果兩宋的文人能看到,他們推崇的高太後被後人貶低嘲諷,不知是怎樣一種景象。”
“曆史的真相是不會被幾本史書掩蓋的。”
北宋文人,尤其是司馬光再次受到會心一擊,後世人可真是會嘲諷。
“王安石本可以成為商鞅第二的,可惜沒有遇到一個堅定地相信他的秦孝公。”
“終究是,棄疾似去病,宋皇非漢皇。”
漢武帝劉徹:“去病,天幕說的是你吧。”
霍去病拱手道:“那棄疾定然沒有臣的好運氣,能得遇陛下。”
若是其他人說這樣的話,群臣定會暗罵他谄媚惑上,但霍去病說這樣的話卻沒有人會這樣認為。
霍去病自幼跟在漢武帝身邊,是漢武帝一手培養的,十八歲便能夠領軍出征,也是漢武帝的一力支持。
一年前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纨绔公子哥居然有那樣的本事。
而霍去病也沒有辜負這份信任,第一次出戰便勇冠全軍,被封為冠軍侯。
“宋神宗已經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排在前五的,其他皇帝更拉胯。”
“神宗,哲宗還不錯,就是死得太早了。”
宋神宗趙顼,這一次定要堅持新法,多活幾年,直接将皇位交給兒子,延續新法。
哲宗趙煦:朕感覺自己身體還挺好的,怎麼會死的早!
【曆史上第三次變法便是張居正改革,明朝萬曆皇帝剛上台時,朝廷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形勢一片不好。内閣首輔張居正為挽救明王朝,緩和社會矛盾,在政治、經濟、國防等各方面進行的一場變法革新運動,史稱“萬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