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個鬼啊!
朕開創的大一統王朝是給後世做嫁衣的嗎!
秦始皇深深地看了扶蘇一眼,對群臣命令道:“諸卿請起,将可用之信息整理好,天幕結束後再議。”
“唯!”
李斯大着膽子道,“陛下,天幕提前透露了後世之事,我等便可避免亡國之危了!”
秦始皇:“不錯,爾等仔細聽講,多得幾個評論機會,下次天幕開啟便知我大秦因何而亡了。”
隻有長公子扶蘇還跪在地上,他心神緊繃,真想好好問問天幕,他怎麼就成了亡國之君。
别說他不敢置信,便是始皇與滿朝文武都不相信,不然始皇帝早将其關入大牢了。
後宮中的公子公主們也專心不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難道秦朝滅亡了,他們能有什麼好下場!
隻有胡亥眼神滴溜溜轉,長兄亡國,父定然不會再看重他了,自己是不是有機會了。
稍後問問趙先生,他一定有辦法。
不隻是秦朝,漢唐宋明……曆朝之人都想知道自家因何而亡。
什麼都不知時,還能做着千秋萬代的美夢,如今知道了一鱗半爪,反而勾的他們心癢難耐。
這破天幕,話都不講清楚。
當然,這樣忤逆上天的話自然不會有人說出來,隻是在心中默默念叨罷了。
更有有志之士,通過朝代歌看到了王朝必然滅亡的結局,冥思苦想,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周而複始的循環,他們超脫出自身時代的局限,隐隐看到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正在闆書的小希猛地打了兩個噴嚏,她揉揉鼻子,想着等會就量個體溫,千萬不要感染了。
視頻播放完,評論區也消停了,小希接着講自己的課程。
【這就是詳細版的朝代歌,曆史上重大事件都在其中,喜歡曆史的同學定能将每句話對應的曆史典故一一道來。不過這些故事不在本課的講解範圍内,我們接着講甲骨文與青銅器。】
平行時空曆朝曆代:别呀,甲骨文和青銅器都是已過時的東西,誰能不知道,還是講朝代歌吧。
可惜,他們已經用完了這一次的評論機會,天幕也不會因他們的意志而轉移。
【三皇五帝,堯舜禹距離我們太過遙遠,隻有口口相傳的傳說流傳了下來,上世紀20年代,一些學者認為中國的可信曆史始于西周,懷疑夏商兩代存在的真實性。直到河南洛陽偃師二裡頭遺址的發現,才證明了夏朝的存在。而甲骨文的橫空出世,肯定了一個距今3000多年、長達600多年的朝代——商代,把中國有考據可信的曆史提早了一千年。】
成湯:終于講到我商朝了。
朝代歌雖好看,卻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還是近在眼前的事更加重要。
司馬遷:找到遺址才能證明一個朝代的存在,不如前往河南一探究竟。
【“天生玄鳥,降而生商!”商的先世商族是興起于黃河中下遊的一個部落,傳說它的始祖契與禹同時。成湯于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号,在亳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成湯:“吾不如直接定都于殷。”
感謝後世子孫的試錯。
盤庚:“……”
【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内容就是商朝的文字——甲骨文與金文。】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曆史,曆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字體變化。】
同時天幕上的畫面也變成了不同字體的代表作,有甲骨,有司母戊鼎,有李斯《谏逐客書》,司馬相如《子虛賦》……
平行時空曆朝曆代的書法家也在認領自己的作品。
王羲之:“這是《蘭亭集序》。”錯覺嗎?怎麼感覺跟自己剛寫的不太一樣。
李二鳳:偶像的《蘭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書,誰敢反駁。
李白:“《上陽台帖》。”
顔真卿:“《祭侄文稿》。”
安史之亂前的顔真卿:這是何時寫作,怎麼如此悲戚……
柳公權:“《玄秘塔碑》。”
蘇轼:“《寒食帖》。”
……
最後,畫面又回到了最開始的甲骨文,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辯。
【甲骨文是刻在甲骨上用來占蔔的文字,已經具備了漢字的結構和使用的規律,目前發現的甲骨文有5000多個,能辨認出來的有1000多個。】
正在編撰《說文解字》的許慎:原來在銘文之前還有更古老的文字!
一些大夫拿着剛從農人手裡收到的龍骨:沒想到這居然是一種文字,天幕一說,這些甲骨定會千金難求。想到自己往日開的草藥裡不乏龍骨磨成的粉末,真是暴殄天物啊!
【那麼古文字是怎麼産生的呢?】
【《禮記·表記》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
【我們都聽說過‘倉颉造字’的傳說,傳說倉颉造字之時“天雨粟,鬼夜哭”,“四目靈光”。再加上甲骨文上文字大部分都是用來占蔔吉兇的,有此可以推測,遠古時代巫、史是合一的,巫進行占蔔時,記錄蔔辭便是他們的工作。倉颉造字之時,定是帶着巫師的面具,正在祭祀上天,才會留下這樣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