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畫室木質地闆上,空氣中彌漫着顔料和紙張混合的清新氣息。顧景明今天準備了一套不同的繪畫工具:炭筆、鋼筆和各種粗細的馬克筆。
“今天,我們用線條來講故事。”顧景明一邊整理工具,一邊溫柔地說,“線條不像顔色那樣直接表達情緒,它更像是你的手在說話。”
林瑞清安靜地坐着,目光落在一張潔白的素描紙上,手指輕輕敲擊桌面,似乎在思考。
顧景明遞給他一支炭筆,“不用擔心畫得好不好,隻要讓手自由地移動,線條會帶你表達内心。”
林瑞清接過炭筆,手指稍顯僵硬。他在紙上畫出第一條線,細長且斷斷續續,像是不确定的腳步。
顧景明鼓勵道:“很好,這條線像是在探索,慢慢來。”
林瑞清維續畫,線條開始變得流暢,有些是旋轉的曲線,有些是尖銳的折角。
“這些線條代表什麼呢?”顧景明問。
林瑞清低聲說:“像風…有時候溫柔,有時候刺痛…”
顧景明點頭,“對,風既可以輕撫,也可以帶來壓力。你的線條就像風一樣,帶着你的情緒在跳動。”
林瑞清畫了一張半張臉的輪廓,線條簡潔卻有力,眉頭緊鎖,嘴角微微上揚。
“這是你嗎?”顧景明試探性地問。
林瑞清輕輕點頭,“是我,也不是我。”
顧景明理解地笑了笑,“每個人内心都有複雜的自己,有時我們看到的自己,和别人看到的不完全一樣。線條幫你星現了這個複雜的你。”
午後,顧景明示範用鋼筆描繪細膩的陰影,讓林瑞清如何通過線條的粗細、密集度表現光影的變化。
“線條的疏密像呼吸,輕快還是沉重,都在你的手中流淌。”
林瑞清嘗試用不同的線條表達同一個對象:一朵花。他先用細細的線條勾勒花瓣輪廓,再用密集的線條表現花瓣的陰影和紋理。
“花很美,但線條又給它加了幾分憂傷。”林瑞清輕聲評價。
顧景明笑着說:“美和憂傷常常相伴,這也是藝術的魅力。”
傍晚,畫室漸漸暗下來,林瑞清拿起馬克筆,開始在紙上自由地揮灑,線條變得狂野而有力,像是在宣洩壓抑已久的情緒。
顧景明沒有打斷他,隻是靜靜觀察,等到林瑞清停下時,他輕輕說:“看,你的線條開始有了自己的聲音,它們在告訴我們你的故事。”林瑞清疲憊地靠在椅背上,眼神柔和…
顧景明握住他的手,笑道:“這就是藝術的力量,幫我們放下重擔,找到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