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一步一誤 > 第37章 醫者仁心①

第37章 醫者仁心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周先生這是……”白江擡頭,看見周先生右手腕纏着滲血的布條,“可是痹症發作?”周先生苦笑着搖頭:“近日批卷太多,腕痛難忍,偏生又無銀錢購藥……”

白江解開布條,見腕關節紅腫熱痛,觸之灼熱,分明是“熱痹”。他取來薄荷、黃柏煎水,讓周先生先浸泡片刻,同時從布囊中取出一根銀針,在火上略烤:“此症當清熱通絡,先生且看這‘燒山火’針法。”

銀針刺入曲池穴,白江以指輕彈針尾,周先生忽然感覺一股熱流從穴位向手臂蔓延,腫痛竟立刻減輕幾分。“妙哉!”周先生忘了疼痛,盯着銀針贊歎,“白大夫這針法,當真是‘應手取效’啊!”

“不過是些巧勁。”白江淡淡一笑,為周先生敷上自制的青黛膏,“先生若不嫌棄,以後每日申時來換藥,至于這字……”他拿起一幅《大醫精誠》,“在下正缺一幅字挂在診室,不知可否換先生三幅墨寶?”

周先生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笑聲震得梁上的灰塵簌簌落下。白江望着窗外随風搖曳的竹影,忽然覺得這以字換藥的場景,比任何金石玉器都更有分量。

酉時收市前,來了位提鳥籠的老者。鳥籠裡的畫眉蔫頭耷腦,見人靠近便發出哀鳴。“白大夫,你救救我的‘玉枝’吧!”老者幾乎要哭出來,“它可是得過廣陵鬥鳥大賽頭名的!”

白江忍俊不禁,湊近鳥籠觀察:畫眉羽毛蓬松,喙部微張,分明是受熱中暑之象。他取來半片西瓜,切成小塊用井水鎮過,又在鳥籠旁放置一小碟淡鹽水:“老丈且将鳥籠置于陰涼處,明日此時若未好轉,再用荷葉煎水喂服。”

老者将信将疑地離去,孫鶴齡望着他的背影搖頭:“你這大夫當得蹊跷,既看婦人病,又治鳥雀傷。”白江收拾着診桌,忽然想起師父曾說:“醫者仁心,豈分人禽?”于是笑着答道:“孫先生可知,昔年華佗曾為太守府的犬治過蛇毒?”

于是白江給病人開好房子,叮囑了幾句,送了病人。

暮色漫上藥堂時,白江坐在門檻上泡腳。白日裡用過的銀針在銅盆裡閃着微光,水面漂着幾片紫蘇葉。遠處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天幹物燥,小心火燭”的喊聲在靜谧的街巷裡回蕩。

孫鶴齡端來一碗綠豆湯,坐在他身旁:“今日那真心痛的病人,你用的針法……”

“不過是《難經》裡的‘瀉南補北’法。”白江低頭吹散熱湯,“孫先生可曾見過,人在劇痛時,指甲會瞬間變白?那是心氣将脫之兆,不得不急。”

老者沉默片刻,忽然從懷中取出一本《傷寒論》批注本,封面寫着“鶴齡手錄”四字:“你且拿去看,裡面夾着我早年治‘厥心痛’的醫案。”白江接過書,指尖觸到書頁間夾着的幹枯橘葉,忽然明白這是老者第一次真正将他視為傳人。

夜深人靜,白江在燭下翻看醫案。窗外的月亮正爬上屋檐,将藥堂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一幅淡墨勾勒的畫。他忽然想起白天小乞丐換藥時說的話:“白大夫的針比城隍廟的簽還靈。”不禁啞然失笑,提筆在醫案末尾寫下:“醫道無他,唯‘認真’二字耳。”

更聲漸遠,廣陵城陷入沉睡。白江吹滅燭火,借着月光走向後堂。經過藥櫃時,他伸手撫過一個個刻着藥名的小抽屜,指尖掠過“當歸”“遠志”“合歡皮”,忽然覺得這些草木金石,何嘗不是人間的一味味“心藥”?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再次照亮回春堂的匾額時,白江已洗淨雙手,端坐在診桌前。竹簾外傳來車馬聲、叫賣聲,還有小乞丐遠遠的呼喊:“白大夫,我的瘡快好了!”

他微笑着翻開新的醫案本,筆尖懸在空白的紙頁上方。窗外的蟬鳴忽然響亮起來,與藥堂内的藥香、銀針的微光、病人的歎息與歡笑交織在一起,譜成一曲并不華麗卻無比真實的醫者之歌。在這日複一日的望聞問切中,白江漸漸明白:所謂“大醫精誠”,從來不是懸壺濟世的宏大叙事,而是俯身切脈時的專注,是遣方用藥時的謹慎,是面對每一個鮮活生命時的全力以赴。

他在行醫途中漸漸有些忘我,他覺得能用這種方式給人間黎民百姓做善事,也未嘗不是好事。但是當他想起曾經金風和他說:“我要解救蒼生”時,自己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世間能與你同行的人并不多,然,我願為其一。”

他喉間湧起一股腥甜,眼睛不免幹澀了幾分,一個月了,或許金風已經和父親妥協,或許金風已經釋懷,或許……沒有自己金風會更好。

夜涼如浸,檐角殘月潑濕半窗竹影,疏星碎銀般撒在青瓦上。風過庭槐,蝴蝶撲簌簌撞在石階,恍若誰的歎息。牆根蟲鳴幽咽,驚破燭花搖紅,案頭茶盞早涼透,他倚着雕欄,看月光在指尖凝成霜,指節捏皺了半卷《長恨歌》,腰間的傳恨……傳出了心裡的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