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秋去陽城公主處,見陽城公主正在和李诘蔔卦。汲秋跪着和陽城公主彙報了一番太後的情況,陽城公主貌似今日的心情不錯,收下了食盒還賞了汲秋兩顆金瓜子。
剛出陽城公主帷帳,汲秋就又看見那位羽林郎在巡防,她急匆匆的跑上前說道:“薄公子,今日多謝!”薄仲眼神裡詫異的目光一轉而逝,下馬和汲秋說道:“姑娘不必謝,姑娘在飛泉宮中,我和度家大公子交好,随手的事,你下次讓度宜請我吃東西便是。”汲秋笑着說記下了,兩人寒暄一番告辭。
不知是季節不好,還是何物作祟,汲秋剛回來太後便接着病了,于是接下來的幾天汲秋和荔桑都留在太後的帳中服侍,聖上身邊的費福和陽城公主每日派人來詢問情況,荔桑就負責給太後報告圍場的情況。
第一日,荔桑說聖上觀賞了世家子弟們圍獵,其中皇帝第一,其次為軍中一位年僅十六歲的羽林郎。
皇帝十分欣賞這位羽林郎于是召見,羽林郎對答如流,皇帝遂帶在身邊跟随第二天的圍獵。圍獵的戰績依舊矚目,并且羽林郎幫助皇帝射殺了一隻黑熊,皇帝十分高興。
第三日,不知怎麼的,關山侯從灞橋駐軍突然趕至上林苑向皇帝請罪,表示羽林郎正是自己的兒子薄仲。因為薄仲在家調皮,薄侯為了鍛煉他将他送到羽林軍做羽林郎,沒想到在圍獵中竟然闖禍在聖上面前。
皇帝聽了十分的高興,表示太元立國尚武,薄侯的做法為臣為父都無可指責。田後的胞弟田昭曾随駕左右,但即将前往狩朔族邊境巡營。于是封賞薄仲為羽林校尉,代替田昭的位置随駕左右。薄侯大驚失色,跪下謝恩。
太後拿着匙羹說道:“關山侯做事老道,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費勁了心思。”
汲秋不解的問道:“太後,您說關山侯世代從武,這關山侯的公子在羽林衛中理應也是正常才是,為何太後說費盡心思?”
太後放下藥湯的羹匙說道:“羽林校尉,也是皇帝的近衛,這個位置也是老關山侯曾經随侍先帝的,現在是皇後的弟弟田昭将軍,曆來做過這個位置的人,不是封侯就是拜将。”
“奴婢明白了,那田昭将軍去狩朔帶兵,關山侯的公子代替他做起了羽林近衛。”
“不止,羽林近衛有好幾個,也不止他薄家一個人,且看着吧。”太後默默的看向遠方。
汲秋還正想着田氏薄氏各種世家大族的關系,荔桑便在帷帳外喊着汲秋一起去林場遊玩。
在每次上林圍獵在最後兩日快結束的時候,聖上看大家也都沒有了打獵的興緻,便會下令将林場中一直被圈着的幾處景色優美的地方放開,讓大家去遊玩一番。
汲秋見荔桑已經準備好了各種果幹,不由得笑道:“你又吃”
荔桑拉着汲秋向林子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太後準備直接從苑場回到建章宮中,回到建章宮規矩太多,又要每日見到各種命婦妃子,實在是不爽。
汲秋也覺得自己不想去宮中,宮中肯定沒有浮山好玩。并且聽太後日常的言語裡,像蔡吾那樣的事情隻會隻多不少,自己好像也沒有什麼能耐能幫助太後。
荔桑也跟嘴到林嬷嬷因為要種茶時常還會回到浮山,自己很羨慕,她也要去學種茶,這樣就可以一直留在浮山。想到沒辦法讓白德運從宮外給自己帶東西,荔桑讨厭的隻想立馬撂挑子。
兩個少女走在山林之中,四下無人,便踏過潺潺的溪水,在溪邊摘果子吃,在小溪中玩水。荔桑還用爬上樹架着藤蔓做蕩秋千,兩個人直到天快黑才回去,路途上兩個繼續讨論着自己的前途命運。
山中的水和林中的風帶起少女細微的秀發,整個山林都在細細的聽着她們的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