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秋第一次見到自己生活了十四年的宅邸的主人是在一個秋風驟起的夜晚。
那時的她尚過十三歲,還是汲府的一個家仆之女。隻記得是一個露水深深的夜晚,一個穿戴着金紋暗織的鬥篷的人慌慌張張提着玻璃燈籠闖進了汲秋和母親的房間,吵醒了還在睡夢的汲秋。朦胧中,那人和母親絮絮叨叨了一會兒急忙從偏門出去了。汲秋的母親秋娘聽話畢卻立即将她從床上拉了起來,從床底将早已準備好的包袱系在她的身上。小汲秋從夢中被吵醒本就難受,踉踉跄跄被母親塞滿身包袱更是不解。
“母親,出什麼事了,這是做什麼?”
“秋兒,聽娘的話,從暗門出去,門房都不在了,太夫人把女眷能放的都放了,沒人能攔你,你向東院去找太夫人,太夫人會與你安排。”
“母親,這是做什麼,大小姐明日要我陪着去早市吃馄饨。你要往哪裡去?”小汲秋睡眼惺忪仍是不解的看向母親。
“秋兒,記着!雖然娘沒有出人頭地但娘很高興把你養的這麼大這麼好。接下來的日子你要自己照顧好自己。太夫人和宮裡的那位大人會全力幫你,記住娘的話,一定要活下去,相信娘的話,活下去就有希望。”話畢,秋娘拿着包袱推着小汲秋出了暗門。
“走!”
汲秋剛出暗門便想回頭找母親,可西院牆垣竄起了火光,火光映紅了院牆的青瓦,牆外還有兵馬鐵騎而過的聲音。
“聖上敕令我等即刻封鎖侯府,請侯爺早日出來迎接,否則我等莽夫便要破門而入了。”
“周不望,我與你共事十載,未曾想到你是如此小人。”
“侯爺言重,我等也是奉旨行事。”
“奉的是誰的旨,我看是陽奉陰違的奉旨!”
“你!汲侯爺,聖上谕旨,休要多言”
秋風起,火勢順風而起,似是要撲面而來。小汲秋忙不疊的頭也不敢回地奮力向東院跑去。這夜晚的院牆感覺格外的多,格外的高,平常熟悉的道路也顯得格外的漫長。也不知在被第幾個門檻給絆倒後,心一驚,擡頭一看,正是東院太夫人的陪嫁侍女度若嬷嬷。
“嬷嬷,我娘讓我來找太夫人。”
“哎呀!總算是找到你了,你随我進來”
小汲秋背着滿身包袱,臉上不知已經蹭了多少灰,東廂房燈火通明,看到太夫人正穿着鬥篷簡裝,站在堂屋似是正在等待來人到來。汲秋一見太夫人,剛要行禮便被太夫人攔下說道:
“汲秋好兒,起來。。”汲秋不明所以被吓得呆呆點頭。
“小汲秋,下面的話你聽好了。
“你知道你從小生長的這個地方是哪裡嗎?”
“東…東陽侯府?”
“是,今晚之後咱們府上就要翻天覆地了。馬上那些兵馬司的人看前院不願乖乖開門就要破門了,你們這些小小人我真是放心不下。你娘原是我看錯了她,是個好女子。你娘把你托給了老身,希望我這個老身子骨還能有用,保給你們一個平安。”
“太夫人…大小姐呢….”汲秋形單影隻站在圈椅旁不敢亂動.
“度若,樸兒呢,樸兒怎麼還沒來?”
“太夫人,樸姐兒已經讓嬷嬷去抱了,我再去催!”
“閑話不必多說了,秋丫頭,你以後出了這個府就要忘記你是從這裡出去的孩子。連你和主人名字都不要記了。”
“小丫頭,記着,你和這個府、這一脈沒有關聯了。過會兒的場面吓人,那些人抄起來是不要臉面的,你不要看。我讓度嬷嬷送你們出去,這一出去就得靠你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