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明明是裝的,怎麼成真神了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提起這個,村長也不笑了,歎了口氣:“刮了不少黑土去!”

譚深何知道這個說法,“刮黑土”就是洪水沖開了農田表層富含有機質的耕作層土壤。

多的村長也沒說,譚深何大概猜到情況不容樂觀。

洪澇對一個落後的村子來說打擊并不小,不僅延誤農時,損害種子,要是肥力減退、土壤闆結,那情況就更糟糕。

真難搞。

預防疫病這事緊迫,該做的事又很多,但人又不能掰開當兩瓣使。

譚深何還是決定下午去地裡看過了,把事捋順了再提需求。這事比她預想中要複雜,畢竟是個生活在城裡的娃,她年幼時那幾年的農村留守體驗比之如今先進了不少,起不到多少參考作用。

于是吃過飯後,譚深何就和村長他們一塊去了地裡。不少人早就吃好了晌午飯,又在這片被洪水翻亂的地上忙碌。

晴天的日光照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是那樣燦爛,可這沒有一個人露出笑臉,沒有一個人不在擔憂,擔憂後續可能不請自來的天災。

在場的女男老少都有自己的事做,她們像粗淺不一的針腳,奮力地縫補這瘡痍的大地。

農田的情況真不大好,連續的陰雨浸壞了春耕的種,土地的溝壑被打亂,人民赤腳踩在深淺不一的積水坑裡,腐敗的氣味萦繞不散,要調理這片地并不容易。

農家不養閑人,原主之前也跟着下過地,但也隻是大人說什麼她就做什麼,更深層具體的她不曉得,譚深何也沒經驗,隻能下地去采訪調查。

大家都沒空,若譚深何隻站在壟上聊天,多少引人心煩,于是她心一橫,脫下鞋便裸足下地。

腳一碰到濕潤滑膩的土上,譚深何想死的心又蹦了出來。但她也不能深呼吸平複心情,畢竟一深呼吸奇怪的味道便要過肺。

譚深何分得清輕重,她強忍不适,在田間停停問問,在心中将農田耕種、災後複耕的細節,以及每家每戶的損失情況盡可能記個大概。

村子這麼迫切想要停雨是有原因的。縣令和裡正跑了,還會不會被征稅尚且說不定,朝廷的赈災九成是不會有下落了。

一切虧損都得自己吞,雨多下一天,她們的活路就越窄一些。

赈災的種子等不到,農時就不能再耽誤了。

有些人把譚深何當神仙在哭訴,抹着淚說囤的糧好些發了黴,種子也壞了好些,水浸爛了好多苗苗,現在隻能舀水,可這水怎麼舀不完啊?

有些人本身就收成不好,沒什麼囤糧,譚深何問五句,才肯回一句,雙眼無神,就算擡頭看向大日頭也照不進那黝黑的眼。

有些人聽譚深何的提問便唉聲歎氣,說換作以往,裡正還會赈些易熟的種子渡一下饑荒,現在沒準皇帝老兒都跑了,誰還管她們!但不種又能怎地?不耕田就真的要餓死!

還有些人眼神飄忽心神不定,抖着聲問她河神是不是真要來保護她們?她的爹是因躲流寇才來到這的,她親眼看着她的娘為保護她死在了她面前,現在她長大了,可是局勢卻更亂了,她不想死,她恨為什麼縣令和裡正跑了。

一片狼藉的地,裡頭千百種苦。

以往那些史書裡一筆帶過的血淚真切地出現在譚深何面前,譚深何不知道這些細節什麼時候才會迎來終結。

她想起以前看過的農人訪談,或她們自己拍的短視頻,她們在鏡頭裡總是沉默寡言、羞赧,甚至是因難得的上鏡機會而努力擠出笑容。

她們的擔憂和抱怨留在地裡,苦悶和委屈留在心裡,她們盡量得體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其他人也隻覺得這是淳樸,她們的生活還算可以。

譚深何想起一句話,“如果天道酬勤,那該富有的是農民”。

她自覺沒能力改變這個千百年也不定能解決的難題,但她要求自己必須先讓這個村子裡的人渡過這個難關,用她的現代學識,用她的……系統。

她隐約覺得,自己綁定的這個照明系統如果發展起來,或許是個概念神般的存在。不管自己的利用率能有多少,能蹭一點是一點。畢竟單是做個不挑材質、無視前置條件的打火機,就已經很超模了。

必須得盡快發育才行。

譚深何抱着極強的信念感在田野裡待到日落。

回屋的路上,她依舊不穿鞋,就着火把的光避開碎石和障礙物,小心翼翼地往村長家走去。

“哎……”譚深何的後頭,兩個婦女悄聲咬耳朵,“你覺不覺得,譚盼子有點奇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