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璃聞聲擡眸瞧見是她,隻顧着低頭擺弄棗飛燕、麥糕、鹵味等冷食,并未理會于她。
沈嫣卻仿佛遭受了莫大的羞辱,咬牙快速上前一步,視線在她身上掃了幾眼,下一秒卻忽然擡手抓起籮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其掀翻在地。
“你在幹什麼?”沈璃伸手去夠卻來不及,隻能眼睜睜地看着籮筐,‘哐當’一聲落了地,掀飛的麥糕潔白如玉,呼啦啦——,從空中飄落四散下來。
沈嫣雙手環胸得意道:“哎呀,一不小心打翻在地了呢!長姐,你瞧,這個……還有這個……也不小心落地了呢!”
還未反應過來,另外幾個籮筐也霎時遭了殃,散落四周的麥糕仿佛刺白的雪花,片片紛亂躺了一地,沈璃抖着身子擡起巴掌。
看着對方杏眸怒睜的模樣,沈嫣心裡愈發得意了,索性将脖頸一伸貼着左臉靠近她提起的掌心,揚起眉稍勾着唇角譏笑道:“長姐,你打呀!”
說完覺得不夠解氣,她擡手抓住沈璃的手腕往前,将側臉貼上掌心,一雙峨眉帶着兩分凄苦三分譏諷四分怨恨憤聲道:“嫡女又能怎樣,你還不是不敢打我,若是教翁翁知曉了,不會放過你的!”
見沈璃被羞辱得說不出話來,她愈發得逞地揚起臉龐放聲大笑:“來呀!打呀!長姐不是厲害得緊?敢打我嗎?來,打呀!打”
啪——
隻見話還未落下,一記響亮的耳光響徹天際。
沈嫣擡眸不可思議地看着她,左手撫着紅腫的嬌面,晶瑩淚珠在眼眶打轉,顫着右胳膊指向她:“你,你不過是個粗俗的農家女!你有什麼資格打我!”
“我的确是農家女粗俗不假,可我也是你名義上的長姐!長者代為父母教育弟弟妹妹,并無甚不妥。即便是打疼了自己個兒的手,也不能心疼!”沈璃收回掌心故意呼了呼,接着彎腰翻過籮筐,伸出手撿拾起散落的麥糕來。
“還有,你盡快告訴翁翁,告訴爹爹阿娘,将我從沈家族譜上除名,再讓你這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冒牌貨,永遠頂上我的位置!”
“你!”聽到一句話,沈嫣被戳痛心事,擔心害怕沈家不顧情分将她趕出去,那時她再求情也便于事無補了,心中不由得憎恨起生母接生媽媽的身份,憎恨起命運的不公來。
不到片刻沈璃便将麥糕整理好,端起籮筐返回掃見她紅着眼眶瞪着自己,忍不住笑了笑然後轉身回食肆去了。
這時丫鬟秋鈴跟上來,看着沈璃粗布的背影皺了皺眉,扭頭寬慰沈嫣道:“二姐兒,秋鈴打小跟着您長大,哪裡見您受過這種委屈?自從這農婦回到沈家,便處處不得安生,咱們不如給她點顔色瞧瞧!也好教她認清形勢,休敢再得罪于您!”
沈嫣眨巴眨巴擠滿淚痕的雙眸,臉上火辣辣得疼,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沒錯,咱們就這樣……那樣”丫鬟在她耳邊嘀咕幾句,主仆兩人擡頭望着錦鯉食肆的招牌,同時露出了不懷好意的表情。
北宋一般在清明節掃墓,而寒食節早于清明兩日,百姓則會固棗飛燕插柳條、禁火留新火種、攜家帶口踏青出行遊玩等。
今日汴河兩側依舊人潮如織,雖是不能生火做熱食,卻有叫賣冷食,沽酒賞茶飲酒,男女插戴柳條……另一番熱鬧美好的景象。
沈璃早在前一夜泡好了新茶,除了制作鹵貨外,還用豬頭肉、雞魚、豬蹄等,分别花時間熬煮出彈潤膠質,并其湯露放涼,壓成水晶般剔透肉凍,切塊後淋上辣姜蒜蓉或者豆豉醬,做成的這道宋朝美食姜豉,老少皆宜是極為可口的下酒菜。
經過唐宋傳承以及各大酒肆推陳出新,這道美食做法上已經不能再做文章,她便提前想到了在醬料上下功夫:
比如将打入蛋黃後,依次放入鹽巴、茱萸油、白醋,攪拌至濃稠細膩乳狀的蛋黃醬;爆炒蔥姜八角花椒等香料,濾出油汁切碎牛肉沫倒入,撒入芝麻鹽巴翻炒熟的牛肉醬;香料炸出油,倒入花生碎芝麻姜末白糖鹽巴,一起炒熟的花生碎幹醬……
茱萸含有辣椒素,是辣椒很好的替代品,燒熱豬油鹽巴炸成油辣子,再佐以各種食材,就是蘸鞋底子都香得流口水了!
總共十多種醬料一經推出,如春風般橫掃整個汴京城,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紛紛前來購買這稀奇美味的下飯醬料,沈璃的口号是:總有一款适合您!
不到半日棗飛燕、麥糕、鹵貨等皆被一掃而空,目送着絡繹不絕的食客,以及那穿梭汴橋前來預定送貨的閑漢,太妃數着銀錢簡直樂開了花,這才短短一日,除了這幾日租賃鋪子的租金,以及購買食材支出,外加兩人日常吃食,竟然還剩了不少。
“啧啧!”想到什麼太妃歎了口氣,眉心一鎖坐在木凳上扶額發起愁來。
沈璃把門口臨時擺弄的攤位收起來,見狀走到對方身邊,彎下個腦袋邊收斂鋪布邊道:“姐姐,賺了錢為何不開心?”
“璃娘,方才我算了下賬的确略有盈餘。但是這吃食已經賣得差不多了,接下來至清明皆不能開火,這兩日可如何度過?”
“這倒也是!”沈璃不禁停下手中動作,低頭瞧着太妃認真的模樣,蓦然有種想要戲弄對方的沖動,遂将眉一挑淺笑露出兩枚梨渦,“按照清明習俗,考慮到姐姐大概是要回宮,參加祭祀宴會等禮儀,因此隻做了一日的冷食!”
“啊——?”太妃聽聞驚了一個跟頭,差點從木凳上跌下來,反手扶了扶身形,擡頭天真對她明媚笑道,“那個,璃娘啊,你是不知道,我一武将之女,從小舞刀弄劍,對那些宮規禮儀一竅不通,看見那些繁瑣教條就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