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并不全都是美好的一面。
不公、暴力永遠都因為人的存在而存在着。
别說現在這樣天氣異常的特殊時期,就是風調雨順的年份時節,也不缺有偷奸耍滑的人會去欺淩弱小。
靳時雨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之前租房的時候,甯願選擇租金更貴的小區,也不會搬進租金便宜,但是安全缺乏保障的老小區。
尤其是在人員流動比較大的地方,更是需要要注意這一點。
所以現在跟她說,有人直接入室搶劫,她并不會為這件事情本身而覺得吃驚,隻不過讓她對于自身的安全更多了幾分危機意識。
——她也是一個獨身女性。
在那些心懷惡意的人眼中,她的戰鬥力可能也就比老太太強一點。
就算她能用一些武器加強武力值,但是也有詞叫“團夥作案”,有種結局叫“雙拳難敵四手”。
他們或許不敢去傷害成群結隊的隊伍,卻絕對不會放過獨行俠。
如果情況真的朝更糟糕的方向發展,一個獨身的女性更容易會被認為是容易拿捏的柿子,待宰的羔羊。
當然,這也并不絕對,有足夠能力的女性也不會是少數,隻是靳時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目前還不是其中之一。
靳時雨也有過“要不要直接躲到一個除了她以外再沒有其他人的地方去”的念頭。
可足夠的安全在另一種程度上也意味着足夠的封閉。
而且從某種方面來說,并不現實。首先是靳時雨的儲備雖然多,但畢竟資金有限,她所存儲的,并不能夠包攬她這一輩子需要用到的東西,尤其是一些生活用品,她并不具有生産的能力;其次是她如果沒有辦法在所謂的“無人區”建造出一個能遮風擋雨的房子,她就得直接在長住空間裡,這樣并不是不好,但這也就意味着她和現實的聯系會被切斷,主動将自己困在了一個孤島。
這個方法說不上明智與否,隻是靳時雨多少還是會有些“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心理。
她深知自己隻是一個普通人,生活中很多困難都能讓她頭秃,也多得是個人解決不了的事情。
當然,最主要的是,她并不覺得一次兩次的自然災害就能打垮一個國家,哪怕這些災害的程度更深、範圍更廣。
如果她開局就跑到深山老林,等幾次災害後,社會秩序恢複了,她得什麼時候才能知道這個消息,然後重新回到現代社會?
排除掉這個選項,靳時雨更明确意識到需要提升自己在危機更顯的環境中的生存能力。
這不是單單多囤一些糧食就能解決的事情,否則囤了也是白囤,隻會便宜了别人。
她需要自保,需要防護,也需要在能力不足的時候,有一定有信任度,能夠互幫互助,能分擔風險的……同伴?
大概是這樣的人吧。
靳時雨想。
但等靳時雨好不容易接受單靠自己可能并不足以抵抗潛在的危險,決定尋摸可靠人員的時候,照着通訊錄往下一順溜,卻發現沒一個能完全合她心意的名字。
靳時雨:……
認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