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停,不說停,就是小一點也好啊!”說這話的,正是給大家看“水淹到路面上”視頻的那位同事。
“而且這雨下了溫度還是不怎麼降,下了一周了才降個一兩度。”
“有降你就偷着樂吧,要是一直悶熱着,那雨就還得繼續下,那還不知道要下多久呢。”
“現在就算降溫也要下很久吧,我看天氣預報後面一周都還是雨,而且都還是這樣大的雨。”
“你少烏鴉嘴了,這雨最好明天就停。”
“天氣預報上就是這麼說的嘛,而且我才不是烏鴉嘴,你也不是什麼言出法随的百靈鳥!”
……
幾個同事越說越起勁,靳時雨調整好心态後聽得津津有味起來,還忍不住主動加入說了幾句。
“感覺這雨好像确實要下一陣,那買東西的話可以多買一點東西放家裡啊,不然時不時需要的時候再出去買,也實在太麻煩了。”
“是啊,雨要真一直下這麼大,估計就算給很高的配送費那外賣也貴的很吧,要是有空的話,還不如自己買菜動手做。”
“就算氣溫沒降,但這雨這麼大,要是淋濕了那也得感冒吧,這要是家裡沒藥,還是得去買點以防萬一。”
靳時雨就這麼順着别人的話,不動聲色地把自己内心的觀念也摻雜其中。
“你說得有道理!”謝萍一臉認同,“我昨晚半夜餓了想點個外賣,那會正是大雨下了一個多小時,本身也比較晚了,所以配送費很高,而且還好一會都沒人接單,最後好不容易送到了,都冷掉了。”
“那肯定的。”
靳時雨見有人能聽得進自己的話,心裡也忍不住松快了一些,在未來一切都不确定的情況下,不求有什麼功,但求無錯吧。
///
靳時雨把工作服脫下,披上雨衣,站在店門口望着外面的雨簾做足了心理準備,才往外踏出了第一步。
現在是下午兩點多,而雨不僅沒有小,看起來還比上午來上班的時候還要大一點。
不用站在沒有遮蔽物的戶外,光看場景,都能想象密密麻麻的雨水打在身上的感覺,靳時雨還是從挎包裡拿出一把雨傘,撐在頭頂。
——不指望靠雨傘避雨,但多少能讓她不會被雨正面“打”擊。
靳時雨沒有如往常一樣下班了就直接回家去,而是在路過小區的時候,選擇繼續往前走。
錦江小區占地不算小,出入口也有東南西北四個門,靳時雨所在的2棟靠近南門,小區内有小型的便利店方便居民,但要想買菜之類的,還是要去東門前的大超市才行。
靳時雨本以為在這個上班時間裡,外面又下那麼大的雨,超市裡的人不說沒有,但應該也不會很多。
但事實是,靳時雨想得太簡單了。
超市裡的人不僅不少,反而還很多。
靳時雨站在超市的入口,就能看到裡面的人熙熙攘攘在拿東西,有年老些的婆婆,也有年輕點的青年,熱鬧的畫面堪比過年買年貨。
靳時雨:好……好厲害,惠民超市今天出什麼折扣了嗎?
守在入口處的門衛看到了靳時雨震驚的神色,主動問:“你是要買什麼?這會超市人多,要這會買肯定有點擠。”
靳時雨語義含糊,随便說了樣東西,又問:“叔,怎麼這會人這麼多啊?”
門衛陳叔倒是回答得很自然:“今天雨突然下這麼大,大家肯定更要來超市買東西啊。”
說着,還好心勸靳時雨:“雨下這麼大,多買點東西放家裡面也不是什麼壞事。”
靳時雨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而看到超市裡的場景,更讓她驚奇。
不過也是,靳時雨想,這些可都是曆經半輩子風雨的老人,在反常天氣下有反應措施也實屬正常。
靳時雨原本隻是打算過來看看情況,但這會看到這場面,也忍不住快速接過一個正要被歸還的購物籃,加入到了人流之中。
超市裡的人多,推購物車的,挎購物籃的,把本不算狹窄的過道都能時不時“堵”那麼一小下。
靳時雨沒去人最多的地方擠,而是先從人流量少一點的地方開始逛。
這個時候人多的是什麼區域?
——吃的,凡事賣吃的的地方人都比較多。
家裡的刀隻有兩把,是不是太少了?靳時雨繞了道,決定先去賣廚房用品的地方再去看看。
擺放刀具的區域人并不多,靳時雨剛過去,就有導購員主動上前,想要為靳時雨推薦。
靳時雨則是抓住時機,趕在對方還沒有開口的前,就搶先道:“我自己慢慢看。”
導購員想來也見得多像靳時雨這樣不習慣别人圍在自己身邊的顧客,聞言笑了笑,就走到另外一邊,給足了靳時雨想要的空間。
靳時雨松一口氣,把注意力放到面前的各種刀具上,認真比較價格和形狀款式。
專注于挑選的靳時雨沒注意到,自己身後多出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