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啟動了他的咖啡機(預設92℃)
最過分的:在他的電子墨水屏上留言:
“你的‘靜靜’觀測完了嗎?我的模型需要更新數據。”
宓煦卿抓起鋼筆,在公式下方補了一行:
“觀測完畢。
結論:我的波函數原本彌散在全宇宙,直到你的觀測讓我坍縮成‘愛’的本征态。根據貝爾不等式,我們之間的關聯強度,已經超越了任何經典物理允許的上限。
(說人話:我喜歡你。)誤差範圍:±0%。”
然後他做了一件完全不符合數學模型的事——
把這張紙折成紙飛機,從窗戶扔向47.3米外的實驗室。
S = E(崔熵衡,宓煦卿) - E(崔熵衡,靜) + E(煦煦,靜) + E(煦煦,崔熵衡) \geq 2。
紙飛機卡在實驗室的量子通信天線陣列上,崔熵衡用無人機取回時——
發現宓煦卿在背面追加了貝爾不等式變體:
(。略?你們想看我就寫。)
注解:
當S>2時,證明兩人關聯超越經典物理極限。
宓煦卿手算結果:S=2.8(最大量子糾纏值)
崔熵衡的腦電圖儀爆出尖銳警報——他的前額葉皮層正在經曆類似宗教體驗的γ波暴發。
他抓起外套沖向宓煦卿的公寓,卻在門口急刹——
宓煦卿正靠在門框上,手裡晃着兩杯咖啡(92℃,黑,無糖)。
“你的模型更新完了?”宓煦卿挑眉,“需要現場數據驗證嗎?”
崔熵衡一把扣住他的手腕,生物監測器顯示兩人心跳頻率完全同步:
“誤差範圍?”
“零。”宓煦卿仰頭喝光咖啡。
“這是确定性事件。”
【事後研究筆記】
宓煦卿:
《論理性決策在情感态坍縮中的失效》
核心發現:
當崔熵衡的呼吸頻率>24次/分鐘時。
我的前額葉執行功能會完全讓位于邊緣系統。
結論:
愛情是唯一無法用蒙特卡洛模拟的混沌系統。
崔熵衡:
《神經量子耦合的不可逆性驗證》
核心發現:
接吻時兩人的腦波相幹度達2.7×10? Hz。
遠超量子比特糾纏上限。
備注:
建議将此類實驗列為常規科研項目。
實驗室新規:禁止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戀愛模拟程序——上次差點引發蟲洞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