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做雙盲測試。”他慢慢靠近,崔熵衡的頭盔警報器顯示宓煦卿的體溫正以每秒0.3℃的速率傳導給自己,“你問我一個隻有‘真崔熵衡’知道答案的問題。”
“2019年國際腦科學峰會,我提問時用的鋼筆——”
“萬寶龍149,EF尖,灌了pH8.0的堿性墨水。”宓煦卿的指尖貼上崔熵衡的頭盔面罩,“因為你要在提問時同步記錄演講者的皮膚電反應,而堿性溶液導電性更穩定。”
備用電源啟動的瞬間,崔熵衡看到宓煦卿的瞳孔裡映出自己頭盔的數據流——
心率:121bpm
腎上腺素:284pg/mL
多巴胺:異常峰值(未定義模式)
次日清晨,實驗室主任發現:
量子計算機被改裝成神經形态芯片測試台,宓煦卿的咖啡杯焊死在崔熵衡的腦電圖機頂部;
牆上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記筆寫着:
臨時共識:
宓煦卿認為意識可影響量子态 ,崔熵衡堅持該影響能用神經動力學解釋 ,争論期間禁止使用電磁脈沖武器。
雙方被迫同意。
崔熵衡正在給宓煦卿注射苯甲酸鈉咖啡因混合劑,針頭精确避開桡神經。
“你篡改了我的腦電數據庫。”他擰開宓煦卿的左手繃帶,露出燒焦的指紋,“用微波激射器當解碼器?瘋得很有創意。”
宓煦卿用還能動的右手調出全息投影。
——崔熵衡過去24小時的神經信号全部被轉換成量子門操作序列,組成了一個環狀RNA般的混沌模型。
“看這個吸引子。”他指向某個分形結構。
“每次你試圖證明‘自由意志不存在’時,你的大腦都會産生全新的随機性。”
崔熵衡突然掐住宓煦卿的後頸,強迫他看向顯微鏡——培養皿中的克隆腦類器官正釋放異常γ振蕩,頻率與宓煦卿的量子比特完全同步。
“恭喜。”
崔熵衡的呼吸噴在他耳廓上,“你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會做微積分的大腦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