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有風,咱們進屋說吧。”
盈盈笑着說話的人是别朱彥的妻子唐嘉,其父現任開封府尹,與别朱彥成婚三年有餘。
幾人在正堂落座,唐嘉坐在茶案前點茶,别朱彥将兒子圈在懷裡同陸昭說話。
“小昭,待會兒我也給你點上一碗,你嘗嘗我與你嫂嫂誰點的茶更盛一籌。”
唐嘉笑着,餘光灑向别朱彥,“小昭你别理他,昨日你表哥同我鬥茶,公公婆婆品鑒後都說我制的茶更好,他耍賴說爹娘偏心不作數,今兒你來了,他可算是抓到救星了。”
“爹爹,”希哥兒忽然擡頭望着父親,“爹爹羞,娘親,娘親的茶好。”
“你個小壞蛋,你也不向着爹爹,”别朱彥捏了捏了兒子的鼻子,又對陸昭道,“自小嘉嫁到我們家,我在家裡的地位可是一落千丈,别家一直以來多男丁少女兒,三代來隻姑姑一個……”
别朱彥意識到自己說到了不該說的,硬生生将後半句話吞了下去,唐嘉端茶走過來緩解氣氛,“快嘗嘗這茶如何,我父親前些年在江西隆興府任職,那盛産茶,每年到了采茶季,隆西好友都會挑些好的給父親送來。”
陸昭喝了口茶,他品不出來有多特别,“還是先見過太祖母。”
“太祖母這會兒在園裡散步,母親陪着,你先吃茶,待會我帶你去。”别朱彥說。
唐嘉提醒道:“該想想如何跟太祖母說公主沒來……”
不及唐嘉說完,别朱彥的母親朱氏扶着老祖母走了進來,老祖母今年八十,發已全白,精神卻是極好,隻是不記事,她笑意融融地招手喚陸昭走近些。
“承甫,你媳婦兒呢?”
果然,這位老太太又認錯了人。
一時沒人應老太太,老太太又擡頭問朱氏,“小芸哪去了了?”
尚不知公主今兒沒來的朱氏環顧了一圈兒,目光落在别朱彥身上,别朱彥朝母親搖搖頭。
朱氏瞬間會意,低下身子在老太太耳邊大聲說:“您忘了,小芸做母親啦,小娃娃在家哭鬧,小芸脫不開身,讓妹夫來給您祝壽。”
“我的小芸做母親了。”老太太低下眼簾喃喃道。
衆人方松了口氣,老太太歡喜指着朱氏道:“梓蘭,如今你也做祖母了。”
徹底亂成了一鍋粥,梓蘭是别書芸母親的名字,也就是陸昭的外祖母,十多年前外祖父病逝,外祖母緊跟着也去了,老太太也就是那時候起神志開始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這些年來一家人在她跟前順應着說話,人人都練得了好演技。
“是男孩還是女孩?”老太太忽然問陸昭。
“男孩兒。”陸昭回道。
“男孩兒啊,”老太太神色黯淡了些,不過仍喜道,“男孩好,男孩長大了像你,過幾年還是要再生個女娃娃,女娃娃也好,我們家小芸小時候可愛喲。”
陸昭點點頭,應了聲好。
老太太沉吟了會兒,扶着圈椅扶手要起身,“咱們去瞧瞧,我還沒見過那個小娃娃。”
“太太,”忽然晞哥兒跑了過去,從懷裡掏出一油紙包,“太太吃,娘親說,要祝太太長命百歲,福……。”說半截忘了後面的話了,撓撓小腦袋,眼珠一轉,“福壽,延延。”
老太太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慈愛從臉上溝壑溢出,摸了摸了孩子的小臉兒,笑說:“哎呦,小昭昭,真乖。”
陸昭在旁默默看着,說不出一句話。
晞哥兒小嘴一撅,歪頭看看自己的祖母,“我不是。”
朱氏将孩子摟過來,将那油紙包打開,一看是幾顆蜜餞,笑吟吟地問道:“這是你給太太的壽禮啊?”
晞哥兒點點頭,朱氏朝老太太道:“祖母,您瞧瞧,這孩子将最寶貴的都拿來送您做賀禮啦,小孩子愛吃甜的,但他娘怕他壞了牙,每日隻肯給他一顆蜜餞,為了給您祝壽,攢了這麼久。”
老太太直誇晞哥兒聰慧,過了會兒,又擡頭問:“我的小芸呢?”
别書芸是别家寵出來的珍寶,更是老太太一手帶大的,十幾年前别書芸執意和離,隻有老太太一人同意,并偷偷将私房錢拿出來給她做南下的盤纏,如今老太太意識不清不認人,心裡頭日日念的隻有别家這個小姑娘。
朱氏又将方才的話重複了一遍,以往這個時候,老太太都是信的,今兒不知怎麼了,老太太指着希哥兒,滿眼渾淚,“你們别哄我,小昭昭在這兒,你們把我的小芸弄到哪去了?”
别老太太淚流不止,朱氏安撫道:“小芸待會兒就來。”
老太太聽了,抹兒淚說:“好好,我等着,今兒等小芸回來才能開飯。”
朱氏笑着朝老太太點頭,“聽您的,我這就讓人去催小芸。”
說罷,她叮囑别朱彥夫婦帶着孩子在老太太身邊陪着,又喚陸昭到門外,小心翼翼地問:“小昭,公主今兒不來了?”
陸昭點頭。
“吵架了?”
“沒有。”
朱氏深深地看着陸昭,“看這樣子就是鬧别扭了,往年她都同你一道來的。是因外頭的傳言?你也别怪她生氣,外頭有些話着實難聽,對了,前不久你母親來信還問起你與公主,她雖遠在南邊兒,但仍牽挂着你,盼着你與公主好。”
“母親寄來的信,我能看看麼?”陸昭問。
朱氏思索道:“這我一時也想不起來放那兒了,改明兒我找到了拿給你。”
陸昭心裡清楚,這信找不到,他從未收到過母親的信,隻是聽舅舅說母親已再嫁且另育有子女,如今該是兒孫滿堂了……
朱氏換了話頭兒,“往年你帶公主一同來,老太太見了公主就認成是你母親,這些年我們每日在老太太身旁,早晨被認成是這個,到了晚上又成那個,唯獨對公主……你這太祖母啊,今日見不到公主,怕是連飯都不吃了,待會兒我去公主府,請了公主來,順便啊,替你好好說和說和。”
“舅母……”陸昭不願朱氏去求公主來這兒,“公主和以前不大一樣了,恐怕您去了她也不回來。”
“不大一樣?”朱氏有些聽不明白,“這是啥意思?”
朱氏焦急地蹙起眉頭,恰巧這時别尚書歸家,瞧見了二人站在廊下說話,問道:“怎麼了?”
陸昭回神看到身着大紅官袍的舅父走過來,躬身相迎。
朱氏将家裡的事兒講了一遍。
别尚書凝神,“方才在路口,遠遠聽到鸾駕鈴響,感覺像是朝這邊來。”
話音方落,守門小厮來報,福琅公主到門口了。
陸昭以為自己聽錯了,直到别家上下正冠理衣紛紛朝門口走去時,陸昭才反應過來,福琅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