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穿書之離題萬裡 > 第37章 麾下人得利

第37章 麾下人得利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陛下封三公子為國公,号純睿!”一個青衣弱冠年輕人蹬蹬蹬跑上望江樓三層,推開門大聲喊到。

“好!好!”在座的人全部叫起好來。

年輕人看大家都沉浸在興奮之中,沒有人理他,癱在椅子上自己倒了杯茶灌下去,才把氣喘勻了。

興奮得嗡嗡聲響徹望江樓,在座之人與有榮焉。今天坐在這裡的全是全國各地有名有姓的大商人,晉商、徽商、蜀中的馬幫、閩地的海商,甚至有漕幫的人在,他們也許都不是各自行業裡的領頭人,但都是敢想敢拼、有沖勁、有魄力的大商人。當然,或許過了今天,他們就會一躍成為行業的佼佼者、領頭羊!

望江樓乃是晉商張半角的産業,京城寸土寸金,能獨占山景,遙眺江水,這樣的好地勢都是銀子砸出來的。

“吃吃吃,就知道吃茶,還不趕緊詳說!”張半角罵道,傳消息進來的青衣弱冠年輕人就是他的小兒子張柯,這麼關鍵的時刻,派多麼心腹的下人張半角都不放心,直接把兒子踢了出去等消息。

“就是,就是,張家侄兒,快說說,快說說。”

滿座的叔伯都在催促,張柯卻吊兒郎當道:“小侄兒就是想說,也得等諸位叔伯高興勁兒過了才行啊。”

今日做東的是張半角,其他人就沒派子侄出去打聽,奴才下人倒是派了一批又一批,可都不好叫進來回話。

挨了親爹一眼刀,張柯也不敢再說廢話,道:“今日大朝會本就是為了德安之事論功行賞來的,三公子得封純睿國公,食邑兩千,先王妃娘娘加尊号賢,另有珍寶财物不勝枚舉。”

張柯略微停頓一下,屋子裡便又響起了大商人們的驚歎:“好啊,好啊!誰能想到有今天,誰能想到有今天!”說着說着,眼眶都紅了。周煄是他們的靠山,周煄好了他們才好;更有甚者,周煄政策的成功,标志着商人作用的巨大,這是商人地位提高的前奏啊!如此意義重大,怎麼能不讓人激動!

都說士農工商,國之四民,可誰瞧得起商人?經營綢緞的自己得穿麻布,做珠寶生意的,最好的不能上頭,再富有又如何,走在外面都要低窮酸秀才一頭。周煄的提議是在國家政策的層面,第一次正視、重視起商人的作用,都說“以商振農”,看着好像農業才是主導,但不管什麼做主導,一個商字能出現,已經讓商人們歡欣鼓舞了。

機會就擺在面前,那些家大業大膽子小的躊躇不前,是他們看準商機,一舉成功!好啊!

“王老弟,快擦擦,大喜的日子掉什麼馬尿,沒得讓小輩們笑話!”張半角勸慰道,各家在此等消息,都把最得意的繼承人叫來熏陶。聞言,王家小輩自然服侍着親爹整理儀容。

“是啊,是啊,該高興才對。不滿諸位老哥哥,小弟我當初真是破釜沉舟來着,想着賠本賺吆喝,就是三公子的想法不成,家産全部搭進去了,好歹在龍子皇孫面前漏了臉。萬幸能留的命在就好,命在手藝在,總有東風再起的時候,誰能想到賺的缽滿盆滿。趕上好時候啦,趕上好時候啦!”馬胡乃是蜀中走馬幫的,早年發家就是靠着在蜀中和藏地之間走私鹽茶,賭性最重,當初德安的政策一出,遠在蜀中的他接到消息,第一時間就變賣家産到了德安。當初嘲笑他拎不清的人,現在誰不豎着大拇指誇一句“有遠見!”

“是啊,是啊,當初我眼力淺,不懂三公子為何在所謂的公共設施上投入這麼多,現在才看着成效啦,移居到德安的人多了多少!”

“誰說投入多了,就投了點兒砂石木頭,請的都是流民,就供了三五頓飯食,工錢少得和沒發一樣。”

“那是别的地方找補了,政策說的就是多幹多得,到時可以在德安優先選定居的房子,都是三公子在補貼呢,你倒占便宜了。”

“嘿嘿嘿,别的不說,這以工代赈的法子實在是好,多勞多得,都不用監工的。”

“是啊,是啊,我從江南運過來的木頭全都用上了,又賺了一筆!”漕運貨物量最大,一次好幾船,東家賺的喜笑顔開。

“等等,等等,還沒說完呢!”張柯喊道,他才說了一句,叔伯們就把話頭接了過去,他嘴都插不上一句。

“趕緊說!”衆人異口同聲道。

“三公子在朝會上請辭封賞,說功勞最大的是陛下,第二的是太子殿下……”張柯道。

“讓出去啦?”衆人難以置信。

“讓出去了,太子殿下得了正紅五爪金龍朝服。”隻點明這一點就夠了。

衆人面面相觑,還是張半角先開口問了大家都想問的:“那恭王爺呢?”

“朝會上隻封賞了太子殿下、三公子和幾位德安的大人。”言下之意就是沒有恭郡王什麼事兒。

“這……這……這怎麼算?”馬胡摸着後腦勺問道,他平常自稱老粗土匪,可就連他都知道規矩。聽說過封妻蔭子,甚至蔭蔽弟弟的,誰聽說過二伯能沾光的,尤其是在親爹都沒沾着好處的時候?

“不會對三公子有妨礙吧。”一個王家小輩喃喃出聲道,恰巧屋裡安靜,衆人都聽見了,大家異口同聲斥責道:“閉嘴!”吓得王家小輩趕緊捂嘴,閉口不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