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坐車到了碼頭棄車登船,行船不過半日就到了金陵,金陵乃是太/祖龍興之地,更有陪都之實,風流繁華不亞于京城。一進城,郡主就着人去請了有名望的大夫來為清河郡主診脈,一家子直接住到了金陵老宅之中。
車隊一路往龍王街走,這裡便是王家祖宅所在之地。
“這就是王家老宅了。”王守忠指着外面的寬闊街道給王子騰兩兄妹看。
“不愧是咱們家,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王子騰笑着指了街面上穿着長衫、帶着文士帽的人給王守忠郡主看。
“是啊,這裡看着就秩序井然。”王朔也笑着點頭贊同,整齊的屋舍中間是可以并走三輛馬車的青石闆路,也沒有來往吆喝的商販,雖不熱鬧,但看着肅穆非常,幾乎都是高門大戶的,看來王家此時正在顯赫之時。
“老家還有二叔和三叔一家,你們倆進門要記得叫人。”王守忠叮囑道。金陵老家和他們家在五服之内的二叔祖父、三叔祖父兩家,可王家人在金陵也是一方大族,同宗同族之人甚多,赫赫揚揚占了好條街。
“是,爹。”兄妹倆恭謹應下。
“對了,爹,咱們現在走的是龍王街嗎?為什麼叫這個名字?”馬車從街口轉過,王朔看見街口的名字,好奇問道。
“是啊,聽老人所當年這裡有一口仙井,水質甘甜,還有治病之效,據說裡面住着龍王,所以這一代多修廟宇供奉龍王。前朝末帝昏庸,放縱和尚道士,倒讓賊匪借着佛祖三清的名義生事。後來這一代的廟宇都被推到,咱們往家就遷過來了。”王守忠科普曆史。
“現在龍王街可不是這麼個說法。”王子騰笑着補充道:“這龍王街,說的是咱們金陵王家,此王非彼王啊!”
王朔不知此時有沒有“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護官符存在,但看王家不過第一代發迹就有此聲勢,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郡主一路上都少說話,靜靜的聽着他們父子三人談笑,等車隊到了老宅正門才咳嗽一聲,提醒道:“到了,該去拜見二叔、三叔才是。”
剛到門口下車,就有王守節、王守義二人站在門前迎接,王守忠和郡主下了馬車,隻說:“三弟、四弟辛苦,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多禮。”語畢,又叫了王子騰和王朔下馬車來,叫他們認人,隻三五人就在大門前叙了一回禮。
幾人客套完畢,方讓王守節、王守義帶着往裡面走,王守節一邊走一邊道:“爹和三叔都在裡面等着呢,老六帶着妻小往蜀中赴任去了,剛走沒多久,竟無緣也大哥大嫂見面。”
王守節口中的老六是王守廉,是他同父同母的弟弟,王家在王守忠這一輩就六個男丁,除了這位六叔,王朔都見着了。王朔一邊聽三叔介紹,一邊在心裡捋清關系,在金陵這邊就不能叫京城的三叔為“三叔”了,得按照族裡的排行,稱為“五叔”,正經三叔是面前這位。這一會兒一變的,王朔隻暗自慶幸他爹不管怎麼排行都是最大的,不然還不讓她抓瞎。
進了們就是四位頭發花白老人在廳中等着,聽到人聲喧嘩,幾位老人走到門邊翹首以盼。王守忠和郡主看見幾位長輩,連忙快走幾步,到了廳中倒頭就拜,“給二叔、二嬸、三叔、三嬸請安!”
“起來,快起來,讓我好好瞧瞧,我上回見守忠還是你成親的時候呢!這一晃都幾十年過去了,再不想還能有再見面的時候。”二叔祖父拉着王守忠感歎時光易逝,此時交通不便,王守忠又奉命在各地當差,若不是此時路過金陵來看看,不知這輩子還有沒有再見的機會。
“二叔說的是,難得聖人命我廣東赴任,路過老家來看看,以後侄兒可是要埋骨于斯的……”王守忠虎目含淚,他生于金陵,跟着王老太爺輾轉各地打天下,日後葉落歸根還是要埋在金陵祖墳裡的,這就是故土難離啊!
“看你這老頭子,好端端的說這個幹什麼,沒得招惹守忠紅了眼眶!”二叔祖母打趣一句,道,“他三叔就再不像這老頭子。”
“三叔通達淡薄,父親一直讓我像三叔學呢。”王守忠又向三叔祖父行禮。
“好了,好了,難得一家團圓,就别講究這些虛禮了,坐吧,坐吧。”三叔祖父是太/祖開國以來的第一代進士,奈何身子不好,任過幾任教谕就退了下來,一心教導族中子孫,如今擔任着王家族學的山長。王家族學不止他們這一支弟子在其中,周邊隻要姓王的,祖上是一個祖宗的都在裡面念書,連外姓人也有不少,教人讀書習字,勸人向善,這教化之功,可是得過朝廷嘉獎的。
郡主也知這位是難得的飽學儒雅之士,亦十分尊敬。
幾個大人落座之後,就輪着他們小輩兒了
二叔祖母先介紹了守字輩的,“這是老三家的柳氏,你們怕是當初他們成親時候見過一回,如今都是各自做父母的人了,這是他們家的脍哥兒和朦哥兒,還有他們家的獨女。你們六弟外任去了蜀中無緣得見,你們大妹妹嫁去了鄭家,亦随鄭家女婿外任了。”王守忠一家和王守節一家相互見禮,王朔又收到許多見面禮。
接着三叔祖母給介紹道:“這是老四家的胧哥兒、朓哥兒和腴哥兒,你們兩個妹妹嫁的遠,也沒趕上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