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姑娘帶着兩個大丫鬟往正堂而去,一路人流往來,客人多、族人多,仆從也忙碌,春分和大寒小心翼翼的走在兩邊護着,怕人多吓着姑娘。
五姑娘即使到了,也不能去外面正廳見識賓客如雲、往來如織的大場面。
到了後院正堂的大廳,還沒進門就聽到裡面的談笑聲,這是王老夫人在招待來賀壽的女眷。五姑娘到了門前,一個小丫鬟打起簾子,福身道:“給五姑娘請安。”在屋内的丫鬟早已去禀告了。
五姑娘一進門就被眼前的金碧輝煌晃花了眼睛,入目是一個個打扮得隆重非常的貴夫人、小千金,幫着待客的二太太笑道:“五姑娘來了,快,給老太太請安。”
“二嬸。”五姑娘低頭福身,先就是一禮,然後小碎步趨近,端端的走到王老夫人面前行了大禮,口中道:“祖母安康,願祖母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壽比南山,松鶴長春。”
“哎呦,行這麼大禮做什麼,快起來,快起來。”王老太太高興得叫起,一張臉笑得像菊花。
五姑娘這才笑着從地上起來,走到旁邊姐妹站的地方。
“五妹妹,你這是把給祖父的賀詞照搬過來了吧。”說話的是二房的長女,也是王家這一代的長女,她聲音清脆悅耳,宛如黃鹂,玩笑話說起來更是讓人不禁莞爾。
“大姐姐說的是。夫妻一體,祖父的好日子也是祖母的好日子。”五姑娘的聲音不高不低,剛好能讓滿客廳的人都聽見。說完這句她也不多說話,默默的垂下頭。她站的地方雖說是小輩兒們站的,可隻有如大姑娘這般大的幾個姑娘站着,大姑娘是在幫着她母親接待來往的各家千金呢。
“五丫頭這話說的在理,且去園子裡吧,招呼着各家小姐,園子裡的桃花也開得正好,去吧。”老太太覺着大好日子難得五姑娘說一句順耳的,也知道大孫女平日裡愛拔個尖兒,不過誰讓大姑娘已經是豆蔻年華正議親的年歲,隻能先這樣把事情平息過去了。
五姑娘已經學會了不争這一時半刻的長短,又給祖母和客廳裡的诰命行禮,那些個诰命紛紛從貼身丫鬟手裡接過見面禮給五姑娘。王老太太才覺着自己話說太早,應該等五姑娘見過各家诰命再讓她去園子裡,如今這般,倒顯得真有什麼事兒一樣。
五姑娘也不理會王老太太的眼色,自顧自的接了見面禮就出去了。
五姑娘不知自己出去之後客廳氣氛為之尴尬,還是三嬸長袖善舞圓了場面。客廳裡诰命們的心裡有數,交換着心領神會的眼神,早聽說王老太太和郡主不睦,如今已窺冰山一角,親身孫女兒都能為難,二房那個也不是好的。可也說不定,許是郡主留下的人教五姑娘的?總之不管如何,王家内裡不睦是真的,各家诰命對王家的評價也在低了些許。
才五歲的小女孩兒也不能玩什麼高大上的,五姑娘到了園子裡和就近的小姑娘介紹了自己後,就安安靜靜的坐在角落裡喝花露,點卯而已。至于知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給“王家”抹黑了,呵呵,她未蒙父母面,大哥也不是特别關心,都是祖母教養的,有什麼事兒,祖母擔着吧。
五姑娘任性的想到。不是她不願意堂堂正正,隻是……太難了,她太弱了。五姑娘一時之間陷入了自我厭棄中,如此不光明磊落違逆本心之人,真的是自己嗎?
五姑娘莫名自怨自艾,園子裡的閨秀們确實難得的放松。王家大姑娘在客廳陪着長輩,二姑娘是三房庶出,存在感不強,跟着三姑娘這個三房嫡出的妹妹招待小姐妹,他們年紀也就十歲左右,正好來做客的差不多都是這個年紀的姑娘,年紀再大些的,都在客廳裡陪着各家诰命夫人呢,這種場合可是相親的好地方;年紀小了家裡也不放心帶出來啊。家裡四姑娘身子微佯,年紀也小就沒有來,她是二房庶出,如今王家是二房太太管家,又怎會為一個庶女考慮周詳。
王家這代的姑娘,到目前為止就五個,五姑娘年紀最小。王老太太讓她到園子裡來和同齡的小姐妹玩耍,放眼望去,又哪兒有同齡人呢?
幸好,五姑娘已經學會了沉默。
好歹是在自己家裡,五姑娘坐累了就帶着兩個丫鬟四處走走,小孩子都是精力旺盛的跳豆,五姑娘自從生病之後更是注意鍛煉,在偌大的園子裡逛來逛去,也不覺得累。
五姑娘默默的帶着丫鬟在園子裡晃了幾圈,就有下人來通知開席了,她們這些女眷小孩子自己坐了一桌,旁邊有各家的嬷嬷丫鬟服侍,一頓飯吃下來也算順暢。
五姑娘在吃飯的時候也着實感歎了一番,看這禮儀、看這規矩,桌上還有不到十歲的小孩子,吃起東西來已經是優雅動人了。
待忙亂了一天送走客人,晚上還有家宴。
老太爺和老太太高坐上位,王子勝帶着五姑娘給老太爺拜壽,雖然長房大人不在,可老太爺并沒有讓二兒子和三兒子越過嫡長孫的意思,在這點上,老太爺比老太太精明得多。
接着就是二叔二嬸、三叔三嬸帶着磕頭賀壽,二叔家的嫡出大姑娘、庶出四姑娘,嫡出的二少爺王子朗、六少爺也跟着跪拜,尚在襁褓的六少爺是被奶娘抱着行禮的,六少爺因是庶出,年紀又小,因此未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