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幫忙看房子。”
“誰?”趙敏難以置信的問道:“你說誰?”論方便有田二舅一家,論親近幾個姑爹都在家裡,怎麼就陳琪一個和老趙認識沒多久的人受此信任?
“陳琪啊!不找他找誰?誰家不是爹媽媳婦兒一大家子人,天天上山來給你看房子,家裡人能樂意?村裡離這兒又遠,每天至少三個鐘頭。給錢太生分,不給錢又不好。陳琪一個獨身大男人,住山上也不怕,又沒家事拖累,正好。”老趙考慮的清清楚楚。
村裡人情來往,還是老趙又經驗,趙敏不反駁他,隻道:“那回來的時候給他帶點兒什麼?”不給錢,東西總是要給的。
“去了再說吧,你做主就行。你們年輕人的審美,我是看不懂啦!”老趙樂呵呵自嘲,看着倒退的樹木,十分自豪,整座山都是自家的!
到了醫院,第一步依舊是各種檢查,趙敏帶着老趙認認真真做了。許多人對此诟病頗深,覺得醫院就是騙錢的,才有這麼多繁複的檢查。可就目前的醫療技術而言,針對症狀做系列篩查,排除ABC,病因就是D。醫療技術還沒先進到能直接确定病因是D,隻能相關檢查都做,一一排除。
趙敏以前有醫生朋友,對此也很無奈。不過還好,之後醫療技術會慢慢進步,十年之間,技術突飛猛進,醫院再也不用如此繁複的手段确定病因。
主治醫生拿着檢查數據,又看了看胸片,道:“檢查沒問題,按理說不應該出現這樣的狀況啊。是不是做重活了? ”
“沒有,沒有,最近家裡修房子,可我都沒動手,閨女不讓呢!打雜都沒插上手,其實那有什麼,我一把子力氣,幫忙搬水泥調灰沙還是可以的!”老趙急忙解釋。
“你女兒是對的,你的病不能勞累,修房子這樣的建築工地,更不應該多待。”醫生再看了看手上報告,不解問道:“那你平時覺得哪裡不舒服?能猜到是什麼原因嘛?”
“沒有不舒服,就是偶爾心慌氣不順,我閨女心疼我,現在天天閑在家裡,沒什麼不好的。”老趙對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以前天天在工地上忙碌到時候都過了,現在天天好吃好睡,還有什麼不滿意嗎?
到底是醫生經驗豐富,“你這是不适應太悠閑的生活啊!很多人忙碌慣了,乍停下來休息都不适應。工作的退休了會覺得渾身無力,心慌氣短。你這就是這樣的症狀,也有很大一部分心理因素。小姑娘,你爸爸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管得太緊啊!”
“那怎麼區分重活還是輕活,這……這……”趙敏也糊塗了,所謂輕不得重不得,她把握不準。
“病人自己的感受為主。覺得累了就停下來休息,每次強度和時間都不要過大過長,試驗幾次就有标準了。人體是非常複雜而神秘的,還有精神力、意志力這樣可謂‘不科學’的存在。個體因人而異,我無法下一個簡單的标準。”
聽了醫生的叮囑,又開了些藥,趙敏帶着老趙回家。還在路上方甯馨就打電話了,“飛機已經落地了,我馬上坐車到你家啊!”
“剛好,我也在省城,帶我爸複查。我去機場接你吧!”
方甯馨這個人來瘋,因為有朋友長輩在,僞裝成淑女,安安靜靜坐在副駕駛上,和趙敏聊着“安全話題”。
老趙對閨女的朋友也很熱情,拿出車裡的水果零食一個勁兒招呼。路上趙敏開車有些累,換方甯馨來開。老趙見方甯馨能幫女兒分憂,對她更熱情了。
“你家房子建好了嗎?不敢想象你住在山裡。”方甯馨腦子裡就兩種極端印象,一是貧困地區的土坯房,低矮的屋檐、昏黃的燈光。二是雜志上看到的外國樹屋,很漂亮、各有風格,可難以想象實際生活中怎樣适應。
“建好了,說着沒意思,你自己去看吧。”趙敏把懸念留到最後一刻。
車子沿着後山公路盤山而上,方甯馨看着眼前花木掩映的住房、三層高的塔樓,驚豔極了。眼前的建築總體中式風格,處處可見原木色澤,花木生機勃勃,耳邊可聞鳥鳴,鼻端盡是花香。極目遠眺,後面是群山環繞,前面整個縣城盡收眼底,隐約還能聽到流水聲,那是山中小溪歡快的流淌聲。
方甯馨歎道:“你這是神仙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