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雲窈欣然點頭,拿了兩頂草帽來,大的那頂遞給姜國柱甜甜道,“爸,外頭天熱您戴上别曬着。”
閨女如此貼心,姜國柱心裡軟成一灘水,“好,聽我閨女的。”
姜家父女倆一人一頂草帽出了門,姜雲窈巴掌大的小臉遮擋在草帽下,穿着身掐腰粉色衣裳,烏黑長發編成兩條麻花辮,腳上特意換了雙磨出了毛邊兒的粗布鞋,雖是最普通不過的打扮卻依引人注目。
姜雲窈走進弄堂,就像一片桃花瓣掉進春水池畔,幸福裡胡同哪家不知道姜雲窈是報錯了十八年的閨女,早就等着看姜家的笑話。
姜家父女一露面,胡同兩旁屋頭的窗子冒出一個個腦袋,嗑着瓜子,目光來回打量。
有個漢子捧着飯碗蹲在門口扒飯,開口跟姜國柱打招呼,“喲,老姜你家親閨女長得真俊,跟花骨朵一樣水靈。”
姜國柱是肉聯廠屠宰加工車間一組的組長,宰牛殺豬幾十年,長得五大三粗,平時在外話也不多,一聽有人誇他閨女,就開始炫耀:“那可不,我閨女長得跟她媽一樣俊。”
姜國柱說起閨女那叫一個滔滔不絕,胡同裡的鄰居看着姜雲窈那嬌美模樣,真說不出違心的話。
人姑娘生得是好看,而且姜雲窈嘴巴甜,一路上一聲聲伯伯,嬸嬸的叫得人心裡舒暢,這麼嬌滴滴的姑娘,說句好聽話也沒啥。
其中一個嬸子善意笑了笑,“窈窈模樣好,不如嬸子給你介紹個好人家?”
嬸子話音剛落,巷子裡好幾個年輕小夥子眼睛亮得刺眼,恨不能沖過來毛遂自薦。
姜雲窈:“……”
姜國柱生怕閨女被别家的豬拱走了,借口家裡有事,帶着姜雲窈走人了,幸福裡胡同就這麼大,姜雲窈頭上裹着白紗布,也不想四處亂晃給人當熱鬧看。
她在外頭溜達幾分鐘,除了沒瞅見張金娣母女有點遺憾,就跟姜國柱打道回府了,父女倆回去路上正好跟出門迎閨女的林秀蘭碰上,“媽,您怎麼來了?”
“巷子裡人多嘴雜,我不放心出來看看。”
林秀蘭擔心女兒亂想,姜雲窈挽着她手,“媽,您放心我好着呢。”
“就是,咱閨女天生麗質,走出去誰不喜歡?”
當媽的就愛瞎操心。
姜國柱在邊上給閨女幫腔,後面那句話很理智沒說出口。
林秀蘭放下心,一家三口回了家,當晚姜家飯桌上放着一大盤土豆炖肉、一碗熱氣騰騰的菠菜蛋花湯、以及五碗紅薯飯。
這樣一頓晚餐姜雲窈吃了八分飽,就放下筷子帶着剛混熟的小弟姜向南溜達消食。
林秀蘭提着空醬油瓶子出來,“老姜,家裡沒醬油了,拿票打點醬油去。”
姜家住的幸福裡胡同是民國時建的老街巷,住在這裡的大多是平頭老百姓。
供銷社位于江城最熱鬧的街區,沿途路過護城河,清澈的護城河穿街而過,距離幸福裡胡同兩三裡路徒步去一來一回要大半個小時呢。
平時姜家缺油少鹽,或者其他日用品沒了,大都是家裡下班帶回來,要麼就是姜國柱騎自行車去買。
姜雲窈散步的時候,算了算日子,特意去前院逛了一圈,發現張金娣家有人影晃動,回來就沖姜向南招招手,姐弟倆耳語一番,姜向南一蹦三尺高,蹦過來道,“媽,我去打醬油,讓爸在家歇着呗。”
此話一出,姜家除了姜雲窈之外都大感意外,要知道姜向東小子一慣會磨洋工,平時家裡人可喊不動他去跑腿。
對此,姜向南撓頭笑着不說話,二姐說了,讓他打醬油的時候順便買一罐藕粉、一斤雞蛋糕、半斤鹽、三塊茉莉花香皂,還有些針頭線腦的小東西,就給他跑腿費當零花錢。
藕粉林秀蘭愛喝,雞蛋糕是姜國柱的最愛。
至于茉莉花香皂,姜雲窈想留着洗澡用,現在天怪熱的,晚上用茉莉花香皂洗澡,睡的也舒服,她回屋從小荷包裡掏了十塊錢,幾張點心票跟糖票給姜向南,剩下的毛角票算小家夥的跑腿費。
姜向南算了一筆賬,香皂三毛錢一塊,鹽一毛五一斤.....,算下來還剩三毛多錢哩!
林秀蘭一星期才給小兒子一毛錢零花錢。
嘿嘿!
姜向南都不用林秀蘭吆喝,提上裝醬油瓶的竹籃屁颠屁颠出了家屬院,姜雲窈慢悠悠跟在後面,路過前院南廂房時,有道婉轉女聲響了起來,
“你是姜叔家的窈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