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六月,傍晚暑氣消散,擁擠老舊的老巷子裡,潮熱的空氣裡飄着豬油味道,氤氲四缭。
幸福裡胡同口有一棵高大茂密的梧桐樹,樹上枝繁葉茂,華蓋招展,盈盈開放,端的是夏日消暑的好地方。
江城第二肉聯廠到了下班的點,胡同口烏泱泱全都是身穿藏藍工裝,推着自行車回家的工人師傅,不多時,寂靜的胡同裡便喧鬧起來,女人們趁着點煤爐子的功夫,捏着幾粒分來的炒瓜子,眉飛色舞聊着胡同最近發生的八卦。
“這都幾天了伐,隔壁姜國柱家那個換回來的親閨女怎麼還不出門哩?”
“出啥子門嘛,這剛回來才幾天啊,年輕囡囡怕羞也是有的嘛。“
”說起來那囡囡生得又嬌又嗲,那細腰,那水嫩模樣,叫人看一眼都挪不開眼哩。“
”這漂亮囡囡過了十九年好日子,能住下咱們這狹窄巷子?“
”住不慣又能怎麼伐,那囡現在是金鳳凰落地,受不了也要受喽。“
”.......“
胡同裡的媳婦們,嗑着瓜子聊得熱火朝天,到了飯點,巷子裡一群皮小子蹿回家,鬧得人仰馬翻,被自家親媽罵罵咧咧各自拎回了家。
夏日餘晖落了下去,絢麗的晚霞把天空染成了胭脂紅,肉聯廠家屬院是四四方方一院子,分為前院、後院,院中青磚鋪地,飛檐翹瓦,縷空雕花紅木窗戶,無一不昭示着這所宅院當初的繁華。
這宅子當初是江城某富商的私宅,解放後充公分到了第二肉聯廠,後來就成了廠裡一部分職工的家屬院。
家屬院後院一排前廊後廈的南北廂房,其中一間屋子開着窗戶,外面嘈雜的蟬聲攪擾的人心煩意亂,姜國柱、姜向東父子倆擠在一條完好無缺的凳子上,姜家小兒子姜向南蹲在小闆凳啃點心,一家三口齊刷刷仰着頭看着坐在八仙椅上的林秀蘭。
院子中裡靜悄悄的,最後還是姜國柱忍不住開了口:
”秀蘭,你真的想好了?往後咱家隻雲窈一個閨女,秋染咱們......就不管了?”
林秀蘭一雙美眸瞟了過去,”不然呢,許秋染現在是鋼鐵廠副廠長家的千金,在咱們家吃糠咽菜十九年,受苦受累,人家早跟咱們姜家劃清界線了,咋地,你還想熱臉貼人家冷屁股,上趕着給人家當便宜爹?”
姜國柱:“.....”
他就是問問而已哦,媳婦怎麼又發脾氣了,姜向東原本吊兒郎當在邊上坐着,見他媽滔滔不絕對着他爸口吐芬芳,趕緊站起來咧嘴笑:
“媽,您别生氣,您是咱家的頂梁柱,您說啥就是啥,我跟爸都聽您的。”
“就是媽我每個月工資能少交五塊錢不,我想攢錢給巧如買件的确良。”
姜向東不開口還好,他一開口,林秀蘭又炸了。
“你個不争氣的兔崽子,整天圍着許家那個丫頭轉,一天到晚的去獻殷勤!許家可放話了,她家閨女是白天鵝,讓外頭那些癞蛤蟆别癡心妄想!“
”姜向東,你就是那個癡心妄想的癞蛤蟆!“
林秀蘭一想到早上出門聽見蘇巧如親媽張金娣當着衆人面,得意洋洋說這話的時候,立馬上前跟張金娣狠狠撕扯了一架,這會兒聽到姜向東滿嘴鬼話,真想一頓抽死這個不省心的兒子!
姜向東還想說點什麼,後面的話被姜國柱護犢子的眼神瞪得咽了回去。
“咳咳。”姜向東尴尬的清了清嗓子,蹲在邊上縮成一團鹌鹑。
姜向南是個鬼小子,他眼珠子骨碌碌轉了轉,躲在一旁沒說話。
林秀蘭罵完大兒子,一屁股坐在八仙椅上,想起疼了十九年的養女,眼眶一紅撲簌簌差點落下淚來。
姜國柱見狀,惡狠狠地瞪了不孝子一眼,挨到林秀蘭身旁坐下:“秀蘭啊,咱們雲窈剛回家幾天,這幾天瞧着都瘦了,不如晚上給閨女加個肉菜?”
林秀蘭擦淚的手一頓,突然想起來什麼,“行,你不說我都忘了,家裡還有塊五花肉,我這就炖了去。”
“媽,我去點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