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時光束他們這樣的人并不會關心這些産生的差異,實際上這樣的差異越大對他們的“生意”越是有利。光束的師傅說,有時候他們能把當地非常便宜的物質在另外一個殖民點賣得到非常好的價格,具體是多少師傅們閃爍着其詞。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光束他們常去的這種半地下殖民點是怎樣的:首先地上部分會做有基本的土地平整以防落石或是滑坡,其實就算不做平整也是沒關系的。其次進入地下城會有很多個入口,地形車或是飛船到來後首先要先進入一個緩沖區,經過一些清毒和檢測後方可以進入正式的城區,不同的交通工具的入口是完全不同的,就像地球上的船泊碼頭和公共汽車站的差别那樣大。小的殖民點甚至隻有飛船依靠區,而進入地下城隻有通過地形車。而地形車也是完全開放的市場,它有很多不同的品牌,當然也有不同的檔次,光束還見過一些不對大衆開放的特别入口區,也許那是權貴富豪們的專用吧。不過光束的師傅說那都是臭顯擺,功能其實都是一樣的。光束笑笑,他覺得那肯定還是有區别的。
進入地下城後就幾乎和遙遠的遠古地球故鄉沒什麼差别了,統一的供氣系統,統一的光照系統,光照在高高的地頂上大,多數人甚至不會想去看它一眼。地下城系統其實隻是一個巨大的半保護殼,在這個保護殼下可以興建任何的普通建築物--隻要不是太高就行了--實際上很多巨大的太空城市也有極大高度的摩天大廈,不過這些大廈超出的高度部分得向地下去發展,所以那些大到不可思議的金融中心通常是地下城中的地下城--它們的第一層顯然要比地下城的地面低很多。實際上聯邦政府并不認為向地下再發展會影響城市的運行,所以有些豪華區會在地下比較深的地方,反而是平民區會在比較接近地面的地方。不過置身其中你并不會察覺自己比入口低多少,因為整個城市太大了,所以它的坡度并不大,至少不會比地球上那些著名山區城市更大。
在一些最新的城市或者是最近翻新的城市入口中甚至沒有過度區,因為會有一個足夠長的無接觸負壓區來完成對外來載具的清潔工作。實際上随着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新星系的适應,這種與原始地球生活的差異在人們心中越來越淡化,不會有人覺得自己的生活所在地有什麼特别的,甚至越來越多的富人脫離的城區的保護另外住在獨立的城市外保護區之外,他們的房子有獨立的供氣供電系統,甚至有一個獨立的保護殼頂。“就像中世紀的城堡”。年經的師傅總結說。顯然這些都不會是太空城最終的樣子,它每一天都在發生着變化,僅僅受限于我們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