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你媽”
蘇北攀拉出了一個大皮箱對着主卧喊道:“你收拾好了嗎,抓緊時間”
“好了”
曲海燕也拉了一個行李箱,臨出門前她又給蘇嬰戴了一頂厚厚的帽子、一個耳暖和一雙帶絨的手套,又往蘇嬰的棉靴裡塞了幾團棉花,知道用手試探沒有空隙曲海燕才停止塞棉花。
蘇北攀臉上的不耐煩越來越明顯,他說道:“别折騰了趕緊走吧,一時半會凍不死”
下了雪的路不好走,蘇北攀不停地大罵。
曲海燕和蘇嬰還是坐在後面,曲海燕把蘇嬰的保暖了衣又往褲子裡塞了塞,生怕有一點冷風跑進去。
蘇嬰開心的看着窗外,她當然不知道這是去哪,她隻知道爸爸媽媽都在身邊。蘇嬰遞給曲海燕一把糖,有一些糖已經融化拉絲弄到曲海燕的手上黏黏膩膩的。
曲海燕看着糖問蘇北攀:“這糖是你給閨女的嗎?這是咱媽年前幾個月買的糖,都壞了現在”
開車的人吼道:“我怎麼知道是壞的,你是不是一會不跟我吵架你閑得慌,閑你就從車上跳下去”
一路無話,隻有開車的人不停在咒罵。
開往雲南的綠皮車上,兩張票一張硬座一張硬卧,蘇嬰年紀過小無需買票。一上了車蘇北攀就躺在硬卧上呼呼大睡了,曲海燕抱着蘇嬰坐在座位上,蘇嬰趴在窗戶上好奇的看着外面的皚皚白雪。
曲海燕看着蘇嬰開心的樣子也不覺得苦,她心裡想以後掙了錢一定要帶女兒去全國各地旅遊,教給她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一定不能讓女兒做文盲。
蘇北攀這一睡就是七個小時,醒來之後眼睛猩紅,他起身對曲海燕說:“你和閨女睡一會吧”
曲海燕說:“咱們去哪”
“雲南昆明”
“昆明?到那我們住哪裡”
“你别管了,我讓我朋友在鄉下找了個房子,先對付一陣子”
從河南到雲南,途徑十幾個省份,每到一個省份或者經過某個景點曲海燕都會給蘇嬰講此地的曆史,她知道蘇嬰聽不懂也記不住,可是她就是要給女兒講。
祖國的萬裡山河,浩浩九州,哪一位中華兒女不為其折腰?
二月的嘉峪關沙丘如金,曲海燕對蘇嬰講述着這個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的磅礴曆史,這番話語引起了正在下棋的兩位老先生的注意,他們喝了點保溫杯裡的溫水,豎起耳朵聆聽娓娓道來的嘉峪關曆史。
火車上的窗戶一面映襯着窗外莽莽蒼蒼的戈壁灘,另一面映襯着火車内擁擠卻溫馨的旅人。
明代戴弁這樣形容嘉峪關的景色:
煙籠嘉峪碧岧峣,影拂昆侖萬裡遙。
暖氣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