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雞下了蛋,這幾日都沒有賣,都磕了拌勻加點水放點油鹽,蒸了蛋羹,一人兩勺子,跟面條肉菜拌着吃,香香的。
兄弟姊妹幾個狼吞虎咽,一個嘴巴比一個張得大,真是甯願日日都上山去種樹才好。
不過也是這幾日心情好才吃得好些,後面幾日沒有了,但入夜歸來,也總有一頓葷腥。
雖說一人分到碗裡就那麼一兩塊,但有了肉吃就是不一樣,每一日都有了指望。
日子一天天過去,錢不夠了要去借,樹苗沒了要去挖,不像之前那樣緊着挖樹了。
更何況端午節來了,可以稍稍閑一些。
泡個糯米包個粽子,今年二弟在家要多包些粽子,家裡備的果葉不太夠,得四處去尋才行。
這會臨時抱佛腳尋粽子葉,大家都要用,周邊村子是沒有了,得上山去摘才行。
蘇月光莫名悸動,又想起沈東遇。
之前他問明日還來麼,他們答了來。
結果卻是食言,也沒有人敢去與他通報一聲。
不知道現在如何了。
若是能進那山就好了。
蘇月光萬萬沒想到,他們家這頭缺果葉,後頭就有人送上門來了。
陳三郎跟他娘陳大嬸又過來了,不但送果葉,還帶了果子,這次說是随手摘的,剛好路過。
那果葉也是不小心多摘了些。
“聽說你家二弟歸來了,怕你們果葉不夠,剛好我們有多,就送點過來。”
這一家子是真上心。
蘇月光看到陳三郎莫名臉紅。
陳三郎确實不錯,人生得高大,長相也俊,每次見面都大聲喊二嬸,又偏頭笑着低低喊月光。
喊得人臉紅。
蘇月光莫名想起一個人,心中隐隐發悶。
張玲順手就将人迎進屋來了,上次可沒進屋,水都沒飲,這次卻是讓坐下喝杯茶。
鄉下極少沖茶,雖是一文一斤的粗茶。
陳大嬸嘴中說着不必如此麻煩,心中卻是開心,嘴角揚得老高,說話聲音都不自覺大了些。
他們家屋子低矮又破,人家沒露半點嫌棄,但看那眼神卻是有話要說。
但也沒直說,拐彎抹角地說:“你們喜歡吃糕點糖果不,下次可以送些來,之前不是因着荔枝剛出,想着早些讓你們嘗嘗鮮,這才送了荔枝。”
許是聽到了什麼閑言碎語說前一家送來的是糕點糖果,在這暗暗打聽,又解釋上次為何送荔枝。
荔枝在繁茂時不值錢,但剛出時是頂頂值錢的。
之後又說下次還要送,一表心意,二是打聽對方意願。
蘇月光心中擔憂,揪緊褲管心髒提到嗓子眼,聽他娘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