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報社各處都巡視完畢後,孟允抒收集了不少員工的疑問和意見,通知所有人到後院中集合開會。
“請諸位安靜。”孟允抒站在最前方的台階上,壓下衆人的竊竊私語,“我知道各位對報社尚有諸多疑問,接下來我所說的話是重中之重,還請各位謹記。”
“小報自先皇以來便已在民間出現,流傳甚廣,比邸報更受百姓歡迎,受到民衆追捧。隻是民間小報良莠不齊,常有杜撰新聞者混淆視聽,且尚未形成專營小報的店鋪。為此我成立報社,誠邀諸位前來共襄盛舉,從中受益。”
“既然是首創之舉,我們定然少有經驗可循,但并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諸位還應循規做事。”她看了一眼蕭謹言和秋盈,“我與蕭主編和秋掌櫃商讨之後,已經拟出一份報社基本例令,稍後會張貼在謄寫房中,請各位仔細閱讀。部分重點内容我在此額外強調一下。”
她望了望秋盈,收回目光說道:“平日諸位在報社中,彼此之間需以職務或字号相稱。”
此言一出,滿庭嘩然。
報社成員的出身不一,探官和編輯多數是來自小門小戶的書生、小姐,工人和夥計則大多為平頭百姓,還有排雲這樣曾做過他人府中仆從的人,每個人都習慣了尊卑有序的交往方式,一時間難以做出改變。
對此孟允抒解釋道:“不論各位家境如何,有何過往,在此處一律是報社的成員,自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她又打趣般地說道:“再者,若是不規定稱呼,你叫我一句‘孟夫人’,他叫主編一句‘蕭公子’,誰聽得出我是哪家的夫人,他是哪家的公子,豈不是全都亂了套?”
人群發出一陣輕微的哄笑。
孟允抒見衆人氣氛有所緩和,便言歸正傳,讓話題進入下一部分:“當前報社主要由采編部、刻印部、發行部組成,我大緻描述一下各部的職責,方便各位互相配合,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厘清各部職責就要先從發報流程說起。”孟允抒介紹道,“一份報紙的誕生要經過多個環節。”
“首先是選題。今後每日卯時正刻将召開晨間選題會,衆位探官編輯在例會上交流輿情熱點,讨論報道選題。”
“其次是采寫新聞。各探官圍繞選題事先進行策劃準備,依據線索前去走訪調查報道對象,根據采訪結果撰寫報道。”
“探官出稿後将文章交給編輯,由他們進行編修、校對、排版以及審閱工作。”
“最後就是小報的印制與發行。寫樣先生從編輯處接收終稿進行謄寫,再交予印工對照印制小報,而後拿給發行部令其售賣。各位刻工負責維護字模,及時補鑄損耗活字,若文稿中有必須使用的生僻字,則需要緊急加刻字模。”
孟允抒簡述了報社日常的工作流程和各部職責,先讓全體員工在實際工作中熟悉一段時間,若有疑問再與她溝通。
“在此特别強調一點,為提高印制效率,也方便民衆自由選擇,同期小報的不同文章将分别印制收納,不必将其組合在一起。印成後由買方自行選擇購買方案。”孟允抒講完最後一部分内容,“我要講的就是這些。請采編部的諸位前去采聞堂集合,我還有些事情強調,其餘人員可以先回到各自崗位上熟悉工作了。”
人群三三兩兩地散開,蕭謹言與孟允抒一同前往中庭,略顯驚訝地說道:“沒看出來你還有這般本事,将報社事務說得條理清晰,頭頭是道,就像以前做過這種事似的。”
孟允抒在心底恭喜蕭謹言答對了。
胤朝沒有報社,自然也沒有一系列與報社事務相關的專有名詞,省事起見,她直接把現代報社工作中的許多專有名詞拿來使用,自然信手拈來。
孟允抒感慨,想當初她最讨厭開會和領導講話,現在卻不得不在接二連三的會議中奔波。
人果然會活成自己最讨厭的樣子。
她進入堂中,讓衆人紛紛落座,在座首說道:“在今日的選題會開始之前,我需要再次告誡諸位,采編部是報社的核心,必須明确理念,端正态度。”
她想起現代新聞學的種種亂象,希望能從源頭避免這些。
“在采寫新聞的過程中,無論何時都要做到不偏不倚,公正無私,不得預設立場,主觀臆斷,或憑個人喜好偏私一方。初步獲取證據後,不要急于下定論,應當多方探查,互驗真僞。最後,撰寫報道時應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不得誇大或隐瞞真相。”
“為方便事後問責,每篇報道末尾都必須題寫探官與編輯代号,諸位稍後可以想想自己的代号,趕午時之前交給我。”
孟允抒的目光掠過長案兩邊的男女,每個人臉上都帶着一副期待又略顯擔憂的神情。
這是一次嶄新的嘗試,是他們從未走過的路。
可是,如果沒有人敢于去前方探路,為旁人指引方向,所有人就都隻能被困于方寸之地。
“我的代号是‘芷蘭’。”孟允抒笑道,“第一次選題會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