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睿言則像沒聽見他的話一般,不緊不慢地說道:“我覺得這幾處宅子都甚是不錯,若我有所偏好,就不會将它們全部呈給各位了。”
許昭的态度中立:“我隻是從旁監督小報内容,其餘事務我不插手,請諸位自行定奪。”
秋盈的回答在孟允抒的預料之中:“我聽夫人的。”
當前場面對孟允抒十分有利,她當即拍闆:“那先暫定将陳府作為最優選擇,待我們實地考察後再作最終決定。”
“啊?”蕭謹言顯然沒預料到這個結果,他急切地提醒幾人,“你們沒聽見嗎,那可是兇宅,兇宅!我反對!”
“好吧。”為了讓蕭謹言心悅誠服,孟允抒說道,“那請各位共同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同意将陳府作為最佳選擇的人請舉手。”
孟允抒和秋盈第一時間舉起了手,許昭遲疑半秒,飛快地掃了眼兩名蕭公子,也跟着擡起手臂。
此時結果已經明了,蕭謹言見狀更是焦急,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不是,你們都不怕那冤魂前來索命嗎?”
孟允抒非常意外,蕭睿言居然不贊同她的想法,而許昭居然會表明态度支持她。
“不同意方才提議的人請舉手。”
蕭謹言噌地一下将手舉得老高。
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蕭睿言。他還是沒舉手。
還不等孟允抒發問,蕭謹言先提出了她的疑惑:“睿言,你這是什麼意思?”
蕭睿言笑了笑說道:“我方才說過,這幾處宅子在我眼中都很好,我并無傾向。”
哪邊都不得罪,真是和稀泥的一把好手。
“那許大人是怎麼回事?”病急亂投醫,蕭謹言又将矛頭對準許昭,“你方才不是說不插手此事嗎?”
許昭突然被點名提問,一時語塞,竟然沒給出合理的解釋。
“許大人若是不表态,我要是同意你,那便是二對二,決不出勝負。”蕭睿言看上去是在向蕭謹言解釋,但孟允抒覺得他刻意提高了聲音,“說到底許大人與孟夫人是夫妻,有私心也是人之常情。”
别人不知内情,但孟允抒心裡可是門兒清。
許昭對她哪來的私心?
她覺得有些好笑,轉頭去看許昭的反應時,卻發現他的耳朵已經攏上一層薄紅。
她不但笑不出來了,而且有點慌張。
許昭這是什麼意思?
為擺脫尴尬的氣氛,許昭及時将話題拉回正軌,繼續推進議程:“此事已有結論,我們商讨下一個問題。”
孟允抒也趕忙回歸正題,跟上來問道:“三公子,我曾拜托你打聽相關人員的消息,請問情況如何?”
報社最主要的三個部門便是采編、印刷和發行,相應地需要具備不同專業能力與技術的人員。
“平日我素愛交友,其中不少人才思敏捷,卻懷才不遇。”蕭睿言用餘光掃了眼蕭謹言,“他們聽聞我考中狀元,相聚同遊,我便趁此機會傳達了夫人的想法,有幾人曾表示願意加入報社,嘗試擔任探官或編輯。至于其他人等我尚無眉目,但二哥說他那邊打探到了消息。”
蕭謹言終于壓過蕭睿言一頭,萬分得意地接過話說:“前些天我去買盛姑娘最新發表的詞作,跑遍了城内的書肆,他們都告知我來遲了,沒有庫存。後來我找到京郊的一家書坊,裡面還有姑娘的作品。”
他喜不自勝,連語調都變得高昂了幾分。
“但我見那書坊氣氛蕭索,房屋空曠,隻餘寥寥幾本典籍,覺得奇怪,便向掌櫃打聽。他說,他的店鋪經營不善,便索性将店鋪轉讓出去,回家務農。那店裡的夥計和工人垂頭喪氣,說這下沒了着落,還得另尋出路。”
蕭謹言說到這裡便不再開口,沖對面幾人笑笑。
後面的事不言自明。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報社選址和人員招募的事有了初步進展,報社的輪廓也日漸清晰。随後他們要做的事便是實地考察那幾處宅邸,等定下結果後添置需要的器具,以及甄别和篩選應聘人員。
随後,孟允抒就能邁出嶄新的第一步了。
許昭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他将話題推進至下一個問題:“此前坊間并無專營小報的店鋪。既然要興辦報社,總得有個名号。”
他轉頭問孟允抒:“你有什麼打算?”
這話提醒了孟允抒,之後她還得找工匠為報社做個匾額。
她創建報社的最初目标是辦報,定下報紙名稱後,報社名字也就随之明了。孟允抒要辦的是一份迎合市井熱點的民間小報,自然想到了那份婦孺皆知的“人民日報”。
換成胤朝的叫法,那便是“黎民日報”。
孟允抒心中有了答案,對許昭笑道:“就叫‘黎民報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