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位面]我扶貧的古代女孩登基了 > 第42章 古代位面基建

第42章 古代位面基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可以做五文錢一張的銀票啊。”沈不餓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好,“我給姐姐寫信,問問她的想法。”

信寫好了寄出去,沒多久,沈嘉禾邀請沈不餓加入位面交流專用房間。

半個小時後,沈不餓興高采烈地對秦三娘說:“我們不要銅錢銀子,自己印錢!”

秦三娘問:“你姐姐幫忙?”

“當然!”沈不餓說,“姐姐會把我們的頭像印在錢上!錢是紙做的,有一文、兩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和五百文,我們要讓大家把我們的錢當錢。姐姐還說,我們要安排大家幹活,給大家發錢……”

朝廷是怎樣的?

大臣提建議,皇帝做決定,安排大臣做事。

她的地盤是怎樣的?

她是皇帝一樣的大當家,秦三娘是丞相,徐春華是大将軍,王大腳是太醫。

沈嘉禾認為這樣的分工不夠明确,給了她一點建議。

沈不餓便分出了文武,秦三娘負責領地内政,徐春華負責軍隊、巡邏隊,其中巡邏隊維護領地秩序,解決民衆之間的矛盾。

内政繁瑣,她任命王大腳為醫藥衛生部長、糧食部長,負責醫藥衛生,安排大家種地、養禽畜,解決吃飯問題。

趙玉桃是建設部長,負責修橋、鋪路、蓋房子,砍樹種樹、砍柴燒炭、制磚等燃料建築相關的事也交給她。

周甯不夠聰明,也缺乏主見,優點是聽話,做事認真,沈不餓安排她負責教育和規矩宣傳。

秦三娘是王大腳、趙玉桃、周甯的上司,與徐春華同級,沈不餓将财政、田地交給她,她還要編寫學校教材、将規矩細化為法律……

總之,王、趙、周職責外的事,她都要做。

至于沈不餓,啥都能管,啥都能不做。

她給秦三娘等人安排了工錢,所有做事的人都有工錢,學堂裡讀書的孩子表現優秀同樣會被獎勵錢。把工資表貼出去,沈不餓放出紙錢将會替代銅錢、銀子的消息,表示這個月的工錢會用紙錢支付。

紙錢能在商店買東西,銅錢和銀子能繼續使用。

到了月底,沈不餓親自發工錢,大家排隊領。

紙錢花花綠綠的,上面有阿拉伯數字,還印了頭像,一文是秦三娘,兩文是王大腳,五文是趙玉桃,十文是徐春華,二十文是周甯,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是沈不餓。

頭像畫得精細,栩栩如生,這是仙宮手段,想造假的人熄了心思。

“花出去的錢才是錢,花不出去的錢隻是一張紙。”沈不餓說,“來吧,進商店,今天打五折,大家愛買什麼就買什麼。”

打五折,商品半價,大家來了興趣。

肥皂原價五文錢一塊,比皂角好用,打折後五文錢兩塊。毛巾四文錢一塊,打折後兩文錢一塊,像饅頭一樣便宜,不買白不買。

上好的縫紉線三文錢一卷,現在三文錢兩卷,怎麼着也得囤一點……

商店的東西不貴,都是日用品。

盒裝火柴、打火機、洗潔精、塑料紐扣、塑料夾、小刀、風油精、手電筒等,還有現代工業生産的布料,便宜結實,用過的都知道實用。

商店收了紙錢,用紙錢買老百姓做的椅子凳子,老百姓不樂意,更想要實實在在的銅錢。

沈不餓不勉強老百姓,既然不要紙錢,那别賣東西給商店。

這年頭手工制品不值錢,商店不收,哪能成?急着用錢的老百姓咬咬牙,用椅子凳子換來花花綠綠的紙片,當場就拿紙片買了商品,打算用商品跟别人交換東西。

在宇朝鄉下,以物易物是常見的,大家手裡都沒錢,不以物易物還能怎樣?

可惜,百姓想得美,沈不餓卻要推廣紙錢,她隔三差五搞一次促銷,商店不收銅錢,不收銀子,隻收紙錢。

商店隔壁開了一家錢莊,能把銅錢、銀子換成紙錢,沈不餓、秦三娘帶頭換紙錢,官員們紛紛效仿,軍隊見狀,趁着有空也來換紙錢。

她們為何如此積極?

因為銅錢、銀子換紙錢有獎勵!

或是糧食肉類,或是商店裡的商品,早換早得,晚了可就沒有獎勵了。

紙錢能在大當家開的商店、早餐包子店、糧店買東西,去澡堂同樣要給紙錢,銅錢銀子人家是不收的!

如此一個月,紙錢在沈不餓的地盤上流通,人們漸漸品出了紙錢的好處:輕便,不怕小販以錢不好的理由多收錢!

沈不餓鼓勵買賣,為民衆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工作:

面向官員、軍隊的食堂需要人采購食物、打掃衛生、煮飯做菜、洗碗刷盤子,面向官員、軍人、普通人的澡堂需要人燒水、搬運熱水、洗衣服、晾曬毛巾,商店需要售貨員,街道需要人清掃,養豬場養雞場需要人手,修橋鋪路蓋房子更是少不了人……

有工作就有錢,有錢就會消費,商業這不就繁榮起來了嗎?

為了促進商業繁榮,沈不餓鼓勵工作,每個有工作的人每個月能領取十斤糧食。她組織一些人演戲:女子在家煮飯做菜照顧孩子,一文錢賺不到!女子外出找工作,在食堂給大家煮飯、在托兒所照顧孩子、在街上掃地,拿着發下的工錢美美地買新衣服新鞋子,令人羨慕。

大家沒什麼娛樂,看戲看得入迷。

看完戲,她們讨論戲中女子說的話,一緻認為幹活賺不到錢不如不幹活。

演戲帶來好的影響,沈不餓便讓演員們多演幾次,又編别的戲:

女子甲在家裡被沒用的男人打罵,被刁鑽的公公、小叔使喚,日子過得很憋屈。有一天大當家來了,女子起初害怕,後來被男人逼着報名參軍拿錢糧,在軍隊裡吃到肉,長高了,有力氣了,放假回到家,男人欺負她,她一拳一個臭男人!

女子乙耕田種地,被地主老爺狠狠欺負,遠方傳來大當家打地主的傳聞,女子帶領佃農們反抗歹毒地主,把地主老爺的腦袋獻給大當家。大當家贊許她,當即給了她官做,從此她吃喝在食堂裡,穿衣也不用擔心,日子過得美滋滋。

女子丙是細作,被派來打聽大當家的情況,但大當家分田分地分錢,還給她官做,她很感動,想起自己在外面一無所有,不如投向大當家……

每一場戲都有很多人看,戲劇院迅速蓋起來,招收演戲、編戲、吹奏樂器的人,新的工作崗位增加了。

劇院被歸類為宣傳,運轉起來後,由周甯負責。

演戲的人穿戲服,大家仿效,将商店裡的布料買了去,做成T恤、襯衫、褲子等現代常見服飾,引領新風尚。

沈不餓從現代得到幾台腳踏式縫紉機,沈嘉禾還給了平闆,能播放縫紉機的教程。

叫來會縫紉做衣服的人,沈不餓播放教程,縫紉機立刻變成了寶貝,會用的拿來做衣服被褥,不會用的聚在一起看視頻學習。

衣服做出來,先供給軍隊,多餘的挂在商店裡,不想做衣服的人又能花錢買方便了。

商店新進一批布料,縫紉機多了二十台,制衣廠開起來,沒銷路的洗衣粉終于賣得出去了。

人們穿上新衣服,鞋子不能沒有,沈不餓拿出一批解放鞋給軍隊,多的售賣,讓會做鞋的人建廠做布鞋。

趙玉桃更名為趙玉濤,帶人鋪路修橋,用的是水泥,沈嘉禾送的物資。沈嘉禾還送了攪拌機、壓路機、拖拉機,三台機器就像怪獸,引來許多人圍觀。

開機器要學習,平闆二十四小時播放教學視頻,不怕學不會。

領地的生産建設步入正軌,人人有活幹,人人有錢拿,一派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景象。

是時候擴大領地了。

沈不餓打開地圖,盯上附近的地盤,還沒決定打哪,探子來報,說官府在征兵,準備對付她們。

仙宮糧種的産量傳到皇帝耳中,皇帝眼紅,不能容忍沈不餓在他的江山亂來。

召集高層,沈不餓講了消息,說:“又要打仗了。”

她們不怕打仗,軍功能換到田地錢糧,将士們渴望立功。

百姓們不想打仗,要是大當家敗了,她們的日子可就回到從前了!但仗不能不打,沈不餓一聲令下,領地所有人都動了起來,為戰争做準備。

軍隊被全副武裝起來,後勤跟上,朝廷的軍隊縱然是名将指揮也讨不得好。

沈不餓又一次赢得勝利,趁着士氣高漲,索性把周圍幾個縣攻下來,占了小半個省。由于所到之處無人阻擋,沈不餓和徐春華都不想停下戰鬥,索性兵分兩路攻下整個省。

朝廷被擊潰,組織不起人手把地盤搶回來,隻好捏着鼻子默許她當大王,罵她女人造反,倒反天罡。

地盤打下來了,領地擴大了,沈不餓才不管朝廷對她是什麼看法。她留下徐春華和一些人駐守新地盤,自己帶着士卒和戰利品,高高興興地回家慶祝。

當跨位面列車帶着大批物資來到古代,沈不餓正和大臣們商量,準備攻下鄰省。她們有足夠的兵力,有足夠的官員,攻下鄰省能快速同化,過個一年半載,新一批人才培養出來,又能擴大地盤了。

發現列車的人跑來禀報沈不餓,她到場後,列車門自動打開,露出裡面堆放得整整齊齊的物資——錢糧她們不缺,她們缺棉花、煤炭、水泥、鋼鐵等重要物資。

現在,物資送來了。

沈不餓早就被沈嘉禾告知列車的到來,無需她下令,等候多時的人整齊有序地上車卸貨。

王大腳來到沈不餓身邊,看着物資,微微眯眼。

人多眼雜,不好開口,回到商量大事的屋子,她問沈不餓:“你姐姐一直送東西過來,對我們難道沒有要求?”

“姐姐希望我們過得更好。”沈不餓在很久之前就問過沈嘉禾,答道,“她希望我們吃飽穿暖,希望我們當官當兵當皇帝,希望我們改變男尊女卑的世界。為了實現期望,她自願支持我們,為我們輸送物資。”

“你姐姐需要金銀嗎?”秦三娘掌管财政,“我們大力推行紙币,回收了許多金銀。”

“有多少?”

秦三娘報了數字。

“銀在天上不值錢,把金子放到車上吧。”沈不餓摸了摸鼻子,“我也想給姐姐好東西,但姐姐什麼都不要。”

卸完貨,裝了一箱金子,列車關了門,緩緩啟動,消失在古代人的視線中。沈不餓把沈嘉禾塑造成天上的神仙,神仙有些神奇的手段,不足為奇。所以沈嘉禾沒有給列車進行任何僞裝,直接讓列車駛進虛空,穿梭位面回現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