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書同文(前227年)
-措施:李斯簡化大篆為小篆,後程邈創隸書普及民間。
消除六國文字差異,促進文化融合。
2' 車同軌
- 标準統一規定車輛軸距六尺,全國道路按統一規格修建。
- 配套工程:修建馳道、直道、五尺道,總裡程超6800公裡。
3. 統一度量衡(前227年)
- 器物銘文:頒布标準量器(如商鞅方升),刻诏書銘文。
4. 貨币統一
- 半兩錢:圓形方孔銅錢,重十二铢(約8克),通行全國。
- 終結混亂:廢除六國刀币、布币、蟻鼻錢等
同時長城修築,蒙恬北擊匈奴,收複河套。
靈渠開鑿,連通湘江與漓江,保障日後南征百越糧運。 此次墨家的陡門(船閘雛形)解決水位落差。
然而,在這一片繁榮之下,暗流湧動。六國部分舊貴族表面臣服,暗中卻在積蓄力量。
昭陽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開始組建自己的情報網,培養親信。
這些事,她從未告訴嬴政,她知道,父王雖寵愛她,但有些事,她必須獨自面對。
月圓之夜,阿黎站在鹹陽城頭,望着遠處的阿房宮。
那座尚未完工的宮殿,在月光下顯得神秘而威嚴。
風掠過她的發梢,帶着些許寒意。
"公主在想什麼?"
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阿黎回頭,是蒙毅。
青年将領卸去了甲胄,身着一襲便服,卻依然英氣逼人。
"在想這天下。"
她輕聲說,"父王雖已稱帝,但這天下,真的太平了嗎?"
蒙毅走到她身邊,望着遠方:"有陛下和公主在,大秦必定長治久安。"他的聲音堅定而溫暖。
阿黎笑了笑,沒有說話。
她知道,前路荊棘密布,但她早已不是那個需要被保護的小女孩。
夜漸深,鹹陽城的燈火漸次熄滅。
阿黎和蒙毅并肩而立,守護着這座沉睡的都城,守護着這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在他們身後,十二金人巍然屹立,仿佛在訴說着大秦帝國的輝煌與榮耀。
公元前226年仲秋,鹹陽宮前的十二金人在晨曦中泛着冷冽的光。阿黎立在章台殿飛檐下,玄色曲裾深衣上的暗紋随着晨風起伏,腰間玉珏與袖中竹簡相撞,發出細碎聲響。
"陛下宣公主觐見。"
蒙毅的聲音裹着铠甲的寒氣傳來,青年将領擡手時,劍柄螭紋與阿黎的玉珏映出相似的光。
她撫過袖中昨夜謄抄的《商君書》批注,蓮步輕移踏入殿内。
嬴政正将刻着"皇帝"二字的玉玺按在诏書末端,十二旒冕冠下的目光掃過女兒:"聽說你昨日在丞相府,駁倒了廷尉關于燕地律法的奏疏?"
他擡手示意,案上竹簡嘩啦啦散開,正是燕國舊地叛亂的急報。
阿黎跪在錯金銀案前,指尖劃過輿圖上燕國故地:"廷尉大人提議用秦法強行改制,卻忘了易水之畔尚流傳着太子丹的傳說。"
她突然抽出袖中泛黃的帛書,"這是阿黎讓黑冰台收集的燕國民謠,其中'風蕭蕭兮'一句,百姓傳唱百年......"
嬴政的朱砂筆停在半空。
他看着女兒将帛書鋪展,上面用娟秀小楷标注着:"此處可用荊轲典故,設忠義牌坊"、"此處宜修水利,以解流民之困"。
那些字迹與他批閱奏章的筆鋒竟有七分相似。
"你是說,"
帝王的聲音低沉
"借燕人敬仰的義士之名,行秦法推行之實?"他摩挲着案上鎮紙,。
"正是。"
阿黎擡起頭,鳳目映着燭火
"就像父王當年用九賓之禮退楚婚,既顯大秦威嚴,又不落人口實。"
她突然取出另一卷竹簡,"這是阿黎拟的《化俗令》,可在保留燕地祭祀風俗的前提下,将秦曆、度量衡融入其中。"
嬴政展開竹簡的手指微微發顫。
奏折上不僅有律法條文,更用朱筆細細批注着實施難點與破解之法。
那些批注的用詞、斷句,分明是他平日裡教導女兒的模樣。
殿外突然傳來金鐵交鳴之聲,是匠人鍛造金人時的聲響,卻遠不及此刻帝王心中的震動。
"好!"
嬴政猛地将竹簡拍在案上,卻又在看到女兒受驚的眼神時,立刻放輕了力道。
他伸手摘下冕旒,十二道玉藻垂落如簾,将女兒籠罩在柔和的光影中,"明日朝會,你随寡人一同聽政。"
次日清晨,阿黎跪坐在嬴政下首。
當廷尉再次提出高壓平叛之策時,她捧着竹簡起身,玄色廣袖掃過青銅燈台:"大人可知,燕人尚鬼?"
她展開帛書,上面畫着易水河畔的祭祀圖,
"若以秦地巫祝之禮,祭祀太子丹與荊轲,再将秦法刻于石碑立于祭壇......"
"荒謬!"老臣拍案而起,"豈可用叛逆之徒教化百姓?"
阿黎不慌不忙望向嬴政,見父王微微颔首,才繼續道:"當年商君徙木立信,靠的是'信'字。如今燕人不信秦法,何不以他們信服之人,行大秦教化之事?"
她的聲音清脆,卻字字如錘,"待民心歸附,再暗中撤去祭壇,此謂'潤物細無聲'。"朝堂陷入死寂。
嬴政把玩着腰間鹿盧劍,聽着女兒條理清晰的陳詞,恍惚回到那個雨夜——渾身濕透的小團子舉着半塊虎符,固執地說要保護哥哥們。
此刻的少女,竟能将他教的權謀之術,用得比滿朝文武更精妙。
"準奏。"
帝王的聲音打破寂靜,他望着阿黎因激動而泛紅的臉頰,突然想起她幼時撒嬌讨要蜜餞的模樣。
如今這張小嘴,既能說出最甜的軟語,也能道出最鋒利的策論。
朝會後,嬴政屏退衆人,将阿黎拉到膝頭。
冕旒上的玉珠輕輕撞在她額間:"告訴父王,這些計策,是何時開始謀劃的?"
阿黎窩在他懷裡,聞着熟悉的龍涎香:"從大母去世那日起。"
嬴政将女兒緊緊摟入懷中,望向殿外正在成型的金人。
大秦的萬裡江山,不僅需要虎狼之師,更需要這樣聰慧狡黠的謀士。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昭陽政治才能出衆,被秦王封鎮國公主,同時進入了權力中心,不過沒有實權,頂多有半塊虎符,她的弟弟扶蘇這次集百家之長培養長大,也展現出了合格的繼承人風範,不過看重儒家思想。
嬴政沒有讓他過多的接觸政務,而是重點培養的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