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出手,輕輕搭在霍去病的手腕上,為他診脈。
霍去病微微一愣,看着眼前神情不對的劉昭,心暖。
劉昭的手指纖細而柔軟,搭在他的手腕上,總讓他感到一種别樣的安心。
“你的體質偏寒,隐有咳疾,日後需多加注意。我的小将軍。”
劉昭收回手,眉頭皺得更緊了,眼神中滿是擔憂。
在這個時代,醫療條件有限,這樣的病症若不及時調理,很可能會留下隐患。
霍去病卻滿不在乎地笑了笑,嘴角勾起一抹不羁:“無妨,我身強體壯,這點小毛病算不了什麼。”
他試圖坐起來,卻又被一陣咳嗽打斷,臉色漲得通紅。
劉昭倔強地看着他,氣得背過身去,不過想想,還是輕輕按住他的肩膀,讓他躺下:“别逞強了,聽我的,我會想辦法調理你的身體。”
從那以後,劉昭便開始全身心地研究漢代的草藥。
她翻閱了無數醫書,請教了許多宮中的太醫,甚至親自嘗試一些草藥的藥性。
漢武帝知曉後,将其放入太醫署,繼續深造一番。
時光荏苒,時間匆匆而過,十七歲了。
巍峨的未央宮中,殿宇輝煌,鎏金的裝飾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奪目。
漢武帝身着黑色繡金的龍袍,頭戴冕旒,地端坐在那象征着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
他神色不明,掃視着下方的群臣,整個大殿彌漫着莊嚴肅穆的氣息。
将手一擺,看着剛剛争吵不停的諸位大臣很是頭疼。
要說匈奴政策已經改了幾年,可是還是有不少主和派,不過不是怕了匈奴。
而是幾次征戰,隻有衛将軍的打了勝戰,其他将軍一言難盡。
甚至飛将軍李廣也因戰敗卸甲歸田。
按大漢律,戰敗的将領是要斬首示衆。
陛下仁厚,免了死罪,貶為庶人。
這也引得軍中将領對衛家頗為不滿。
畢竟
現在衛将軍一家獨大,風光無限。
不過,漢武帝雄才大略,選賢舉能,一直渴望着擊退匈奴,揚我大漢國威。
要知道這禍患從高祖皇帝開始,就一直侵擾大漢邊境。
秦始皇命蒙恬領兵駐守長城,防的就是他們。
此時,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站在殿外,着裝簡潔利落,卻難掩其英氣勃勃。
“宣,霍去病進殿”
……
身姿挺拔如松,腳步沉穩,透着一股超越年齡的自信與豪邁,大步流星地踏入殿中。
走到殿中央,霍去病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聲音清朗而堅定:“陛下,臣霍去病有奏。”
漢武帝微微挑眉,銳利的目光落在霍去病身上,那眼神中既有對這位年輕後輩的賞識,又帶着帝王特有的審視之意:“說。”
霍去病擡起頭,直視着漢武帝的眼睛,神情肅穆,臉上洋溢着熱血與激情:“陛下,匈奴屢屢犯我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大漢百姓深受其苦,邊境不得安甯。臣雖年輕,但自幼研習兵法,苦練騎射,一心渴望能為陛下分憂,為我大漢子民讨回公道。今匈奴氣焰嚣張,正是我大漢出兵反擊的大好時機,臣願率八百輕騎,深入匈奴腹地,出奇制勝,殺他個措手不及,揚我大漢國威!”
霍去病的聲音激昂慷慨,充滿了豪情壯志,在大殿中回蕩,字字擲地有聲。
群臣議論紛紛。
衛青想的就很多,欣慰他小小年紀就心有報國之志,但又年少,而且去病,生性灑脫,不羁,很可能上了戰場就找不到了。
況且,他養在陛下身邊,苦頭沒怎麼吃過,出了意外就追悔莫及了。
漢武帝聽着霍去病的請命,微微皺眉,饒有興緻地打量着眼前這位少年。
他緩緩站起身,走下龍階,站在霍去病面前。
漢武帝身材高大,氣勢淩人,他低頭看着霍去病,目光複雜:“去病,這不是你該說的。沒事的話就退下吧。”
言辭激昂,握拳的手微微顫抖“陛下,我不是小孩子了,跟着将軍學騎兵這麼久了,論也輪到我去了。您放心,我絕對聽衛将軍指揮的。”
“匈奴兵強馬壯,且大漠環境惡劣,此次出征兇險萬分,你小小年紀,率領八百輕騎深入敵境,這可不是兒戲,你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霍去病毫不畏懼地迎上漢武帝的目光,沒有絲毫退縮:“陛下放心,臣深知此次出征艱難,但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匈奴雖強,但我大漢兒郎也不是好惹的。臣對匈奴的地形和作戰特點已有所了解,八百輕騎,機動性強,出其不意,定能給匈奴一個重創。若不能凱旋而歸,臣願提頭來見!”
漢武帝盯着霍去病看了許久,臉上的神情逐漸緩和,突然放聲大笑,笑聲爽朗而豪邁:“好!好一個霍去病!朕果然沒有看錯你。自古英雄出少年,朕準了你的請命。望你此次出征,能旗開得勝,為我大漢立下不世之功!”
霍去病心中湧起一陣激動,眼中興奮,再次叩首:“謝陛下!臣定不辱使命!”
說罷,他起身,轉身大步走出殿門。
陽光灑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
霍去病昂首挺胸,心中已然開始謀劃着即将到來的那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滿是激動與渴望。
而漢武帝則站在原地,望着霍去病離去的背影,微微點頭。
未央宮内,華燈初上,柔和的燈光灑在殿内的每一處角落。
漢武帝身着一襲深色便裝裝,随意地坐在榻上,手中輕輕摩挲着一卷書,眉頭微蹙,似在思索着什麼。
衛子夫則身穿素色收身華服,靜靜地坐在一旁,手中拿着針線,不時地繡上幾針,溫婉而甯靜。
漢武帝放下手中的兵書,微微歎了口氣,開口道:“子夫,今日朝堂之上,去病那孩子請命出征匈奴,那股子英氣和膽識,當真是讓朕眼前一亮。”
衛子夫聞言,擡起頭,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去病這孩子,自幼就聰明好學,又刻苦習武,一直都渴望着能為陛下、為大漢效力。如今有此機會,想必他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漢武帝微微颔首,眼中閃過一絲贊賞:“是啊,朕看着去病長大,他的本事朕是清楚的。小小年紀,卻對兵法有着獨到的見解,不局域古法,膽魄更是遠超常人。朕還記得他曾在獵場之上,以鹿群為例,闡述漠北圍殲之術,當真是讓朕的臣子們刮目相看。”
衛子夫輕輕放下手中的針線,走到漢武帝身旁,柔聲道:“陛下如此看重去病,是他的福氣。隻是此次出征匈奴,路途遙遠,又兇險萬分,臣妾不免有些擔憂。”
漢武帝伸手握住衛子夫的手,輕輕拍了拍:“子夫,你放心。朕将去病視為我大漢的大國利劍,豈會讓他輕易涉險。此次讓他出征,也是想讓他曆練曆練,朕相信他定能有所作為。”
說到此處,漢武帝的眼神變得深邃:“匈奴屢屢犯我邊境,嚣張跋扈已久。朕早就想給他們一個教訓了。去病這孩子,有勇有謀,若是能在此次戰役中嶄露頭角,将來必能成為我大漢的棟梁之材,為朕分憂,為我大漢掃除邊患。”
衛子夫微微點頭,滿是認同:“陛下深謀遠慮,臣妾自然明白。去病這孩子也很争氣,一直都以陛下和衛青将軍為榜樣,立志要為大漢立下戰功。臣妾相信,他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漢武帝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有去病這樣的少年英才,是我大漢之幸。朕期待着他凱旋而歸的那一天,到時候,朕定要好好獎賞他。”
兩人相視而笑,在這靜谧的殿内,充滿對霍去病的期許和對大漢未來的憧憬。
而此時的霍去病,正忙着籌備出征之事,他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漢武帝心中那把即将出鞘的大國利劍,并且這位少年将軍也即将在戰場上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成為後世武将的畢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