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又要走了嗎?”
說話的少年繃着神色,嗓音卻暴露了他的依戀與不舍。他身邊的小孩子則更直白一些,直接跑上前抱住了宋林微的腿,仰起頭,奶聲奶氣:“是不是言言太笨,所以先生不想給言言當先生了呀,言言……”
話沒說完,就被另一青衫少年抱了回去,低聲教訓:“先生是仙人,有自己的打算,怎麼能一直在我們這個小地方耽擱。”
然後他又擡頭看宋林微:“先生放心,您教的東西我們都記得,我們也将如您一般,以手中筆,記下這世間萬千,留與後世人,絕不辱沒門風。”
他說這話的時候,與原本的少年站在一處的其他少年孩子也都看着宋林微,都站得筆直,目光清亮。
青衫少年同樣也是這副模樣,比之其他少年要更沉穩些,他沖宋林微長長一揖:“先生肯留三年,是我等大幸,今日一别,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先生……隻願他年天下平定,先生若路過清水鎮,還請駐足喝上一盞茶。”
十多個孩子,最小的不過四五歲,大的已有十四五歲,就這樣目不轉睛地看着他,等他一個或許永遠也無法兌現的承諾。
這是清水鎮上的孩子,是宋林微教出來的“學生”,三年裡,在宋林微的教導下念書習字,學會了與宋林微一般記錄自己的見聞,也記錄從旁人那兒聽來的其他。
興許他們不會修仙,無法擁有比旁人更長的壽命,但他們都想将他們先生教他們的一切都傳下去。
而宋林微擁有的并不隻有這樣一個三年。
他也并不是每到一個地方都會逗留三年,或是長,或是短,總之也帶出來了許多孩子,教他們堅守本心,以書籍記錄一切,傳達一切。
畢竟有林希在,他們所到的地方總有着外邊沒有的安定。
而此刻,林希抱着多少年來都沒變過模樣的小白團子,站在他身後,含笑看着他與這些個少年孩子,也不催促。
宋林微看了看這些努力藏起不舍情緒的孩子,最終也笑了笑:“日子很快便要好了,從此以往,各自珍重。”
他目光落在青衫少年身上:“允執最穩重,往後也要好好看着弟弟妹妹。”
少年重重點頭,沒再吭聲。
宋林微彎了彎眼睛:“那,就送到這兒吧。”
他轉身,走到自家師尊跟前,又沖師尊笑了笑。
再然後,二人一前一後,在少年們以及各家各戶開門探出頭來的大人的目送中,離開了清水鎮。
鎮外是渡口,渡口處長亭楊柳,楊柳下女子抱劍,見到他們時才站正了,沖林希行了一禮:“令猗問師叔安。”
她風塵仆仆、孑然一身,裙邊上還有着幹涸的血迹。
不難想象,在來這兒之前發生過什麼。
林希待人一向和顔悅色,在青梧山時候因着掌門的緣故,對孔令猗也不差,這會兒隻将小白團子遞給宋林微,主動上前替孔令猗理了理鬓發。
孔令猗乖乖站着任她動手,待她理完,才道:“我接下來便打算回青梧山。”
宋林微一愣,随即反應過來:“西南禍患已平?”
先前他們也見過幾面,最後一次見面時,隻知孔令猗得原本在臨江城養老那位姑奶奶孔燭相助,鎮守西南,而李非池則帶着其他人人前往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