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青梧山的第二年,師尊教他以詩書,授他以禮樂。
第三年,劍道世家孔氏之女令猗入青梧山,拜掌門坐下。
第四年,師尊教他引氣入體,領他初窺尋仙之道。
第五年,十二歲弟子當選未來之道,他成了一名劍修,以手中之劍,叩問天地大道。
第八年,師尊為他煅本命靈劍,名之“述而”。
第十年,門内大比,有雜役弟子異軍突起,一路扶搖直上,于萬千人前,敗大師兄。
那一年,宋林微十七歲。
十年前,他從泥沼中叫人拉起,捧上雲端;十年後,他跌回泥潭。
從此以往,青梧山大師兄成為了他人的榮耀。
故事本該是這樣的。
當下,林希坐在高台之上,靜靜地看着場中鬥法的兩個少年。
其中一個是青梧山光風霁月的大師兄宋林微,十年前,她親手将人從思源長街牽回來,在掌門面前過了明路,收作親傳。
宋林微虛心刻苦,從未叫長輩失望,憑借穩紮穩打的實力,成了這一輩名正言順的大師兄。
而另一個,則是宗門裡最不起眼的雜役弟子,在今天之前,甚至沒有人能記住他的名字,也沒有人記得他在哪個山頭做事,更不會有人在乎他是怎麼來到的青梧山——畢竟青梧山每年招收那麼多的弟子,有慕名而來的世家子弟,也有走投無路被救下的孤兒。
有的弟子資質秉性被長輩看上,收作内門外門或是幾名弟子,無人要的,卻也不會趕出去,隻根據他們自己的意願,允許他們留下當雜役,用勞動掙取口糧與容身之所。
李非池便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他沒有旁人好命,能托生于世家或是擁有天生的好資質,也沒有人将他托孤給大能叫他平步青雲。
他就是個普通農家子,聽旁人說修仙不會挨餓之後來到了青梧山,沒被任何仙師選中,想着回去還要受苦受累耕田,便幹脆待在這兒做了個雜役。
畢竟就算是雜役,那也是青梧山上的雜役,平白高人一等。
故而大多數雜役都是不求上進的,做完了自己的活便安安分分守着自個兒那點東西,甚至都不敢在宗門裡逛上一逛——然而都是人,那些個光鮮亮麗的公子小姐去得的地方,他們又有什麼去不得?
于是隻要有了空閑,他便愛四處走,想着總能叫哪個仙師看見他這塊被遺落在魚目中的珍珠,收他為親傳弟子——他可聽說了,不聞峰上那個林長老收了個大弟子,領回來的時候也是個乳臭未幹的娃娃,連字都認不全,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如今還不是叫人捧成了大師兄?連佩劍都是林長老親手煅的。
多風光!
也是人。
或許就是他的誠心感動了上蒼,半年前,他在後山撿到了一枚生鏽的指環,原以為是個沒人要的玩意,哪承想裡面居然能冒出來一個老頭,要他繼承他的傳承。
他歡天喜地應了,按着老頭子給的方法練了半年,頂着其他雜役的嘲笑報了宗門大比,如今居然也真的就站到了那所謂的大師兄跟前。
這時候他便想,青梧山果真是個好宗門,永遠給人留着機會。
宋林微不就是運氣好些,碰着了個好師父?等他赢了這場,再拜掌門為師,拿到更好的資源,那小白臉連給他提鞋都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