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身體舒展發力肯定最好,不過我這個正手不穩定,有時候球質量好,有時候又感覺不對輕飄飄的。”榮博仁打完一拍停了下來,“喘口氣。剛才我有幾個反手倒是揮出去了,就是沒力量。”
安雲山走到場地左側:“我們倆換一邊,你到右邊去打正手,我來試試反手。”
“好。”榮博仁和安雲山互換了位置,榮博仁在場地右側,基本隻用正手擊球就行,安雲山在左側,如果球飛向球場中間,安雲山還可以用正手;但如果球角度夠寬,飛向左側牆,就不得不用反手擊球了,兩人剛打控球并不準,倒有三分之一的球需要安雲山打反手。
安雲山嘗試學視頻裡反手揮拍,可身體轉向老是不夠,就是無法像視頻一樣,180度轉到後牆,“我感覺有點來不及,轉到側牆就要打球了。”
“反手肯定難啊,你想當時網球反手練了多久。”榮博仁沒停下打球,“要打出力量怎麼也要兩三年,像我們這種業餘的,打的也少。”
“我放手揮得不順,視頻裡要轉到後球去,我感覺是從側面撥出去的。”安雲山試着用了點力,“倒是剛才正手靠重心發力,我發現反手也行,打的時候突然靠身體壓過去一點。”
“你這個球還可以啊,比我剛才反手快多了。”榮博仁估計把這個球回得高了點,讓球慢慢的飛向安雲山的左側。
安雲山準備發力打個好的反手,用力一抽,聽得通的一聲,球打在了前牆底部的木闆上出界。“還是不順,慢慢練吧,再來。”
兩人又打了起來,半個小時後,大汗淋漓的出來喝水。安雲山仰頭咕噜咕噜灌下半瓶水:“我們這還沒怎麼跑呢,這汗出的,裡面還是熱了點,外面有空調至少低了5度。”
“沒辦法,除非是中央空調。你看這壁球頂高啊,這有6、7米了吧。每片場地外面都有一台立式空調,條件已經很好了,我記得有次暑期學期的時候,小教室的立式空調對着我吹,凍死了。”榮博仁用毛巾擦了擦汗,再慢慢喝着水。
安雲山拿起旁邊的球拍,伸到榮博仁眼前:“對了,昨天還有個視頻是說怎麼握拍的,不是網球那麼握的。”說着握着球拍,把右手手掌向上,“是把拇指和中指挨着在一起,食指在上面勾着,但不挨着拇指。”
榮博仁明顯愣了一下,拿起自己的拍子試了試,還揮了幾下空拍。
“我前面也試了下,揮起來習慣就好。這麼握手腕更靈活,網球握着就像一個榔頭一樣。”安雲山也揮了幾下,“它這個應該是在角落,沒有那麼多空間,不能像網球那樣揮。”
“是的,畢竟後面有玻璃。”榮博仁搖搖頭,“手上還是感覺沒力氣,我還是晚點改握拍吧,不急。”
安雲山也沒多說什麼,每個人習慣不同,沒那麼容易改變,多嘗試好了。
tips:
發力的方式之一,身體發力,身體整體重心前移,身體幅度很小,爆發力很大,手臂順勢揮出。
壁球的握拍方式:拇指和中指挨着在一起,食指在上面勾着,但不挨着拇指。這樣手腕更加靈活處理不同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