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心裡的百轉千回,曹操并不知道,不過對方臉色不太好,他倒是看出來了。
“公台啊,眼下形勢嚴峻,我等所在的兖州紛亂,而冀州,幽州也不安穩,你又預測長安會亂,那我這侄女的事,自然要從長計議。”
“不管如何,我們總得先保她性命無憂,平安長大才是要緊,至于旁的功勞什麼的,反而不那麼重要了。”
“公台你說是不是啊。”曹操一邊繼續遊說,一邊打量着他的神色。
這也就是陳宮了,換任何一個人,曹操都不會這麼伏低做小的哄着捧着。
可誰讓陳宮是他最落魄的時候,還願意不惜一切跟随自己的人呢?
對方又素來忠君愛國,人品極好,且謀略膽識都是一流,雖然他們之前有過分歧,但現在不是又在一起共事了嗎?
這就說明他心裡有自己啊,也難怪曹操對其珍之重之了。
這就好比白月光失而複得啊,你說曹操能不小心翼翼嗎?
隻可惜他這幅樣子落在陳宮眼裡,除了狡詐就是谄媚,再有就是心懷不軌,總之沒一點好的。
但好在陳宮作為一流謀士,心理素質過硬,硬是沒露出真實想法。
“明公所言也不無道理。”他這樣說着,但臉上卻顯出些不情不願。
“是吧,公台,你聽我……”,不過曹操也不在乎,反而覺得這種态度才是正常的,還想湊過去多說兩句。
可營帳外面卻突然喧嘩起來,還有哭喊之聲,兩人對視一眼,心中頓覺不妙,趕緊結伴出了營帳。
卻見傳信士兵跪倒在面前,跟他們禀報,鮑信引兵去攻黃巾軍,卻不慎中了埋伏,已經身死了。
曹操聞言大驚,随即悲痛萬分,陳宮亦是傷心不已。
但眼下戰況焦灼,也容不得他們兩個有太多時辰悲春傷秋,隻能強打起精神,細細謀劃反攻事宜,又道要為鮑信報仇,一時之間竟是同仇敵忾起來。
衆所周知,人多力量大,況且是曹操這樣的枭雄加陳宮這一流的謀士,還有兖州士族們的相助,戰事不過持續一月有餘便有塵埃落定之意了。
而如何安置投降的黃巾軍和那些流民,曹操到底還是采用了曹昂信中所寫辦法,又從中招募一批精銳編入軍隊,其他的若有女眷跟随,便送去東郡紡織工場過活。
這麼多人的衣食自然不可能全都由曹操負責,短時間内他也拿不出那麼多來,陳宮便替他和兖州士族說和。
好說歹說,到底弄了一批錢糧,隻等度過這個冬日,來年開春再做打算。
他們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長安的局勢也果然如陳宮預料的那般出現了險情。
董卓死後,西涼軍剩下的将領李傕,郭汜等人本想投誠,奈何司徒王允根本不答應。
他仗着有呂布這個猛将在手,對其極盡羞辱,又放言要将他們按董卓黨羽一起清算,兩人無奈,隻能放手一搏。
他們心知西涼軍中無人能敵呂布之勇,商議一番後決定智取,佯攻呂布多次,卻并不戀戰,隻專心除掉他手下多數兵士,又暗中聯絡長安内部的故交,使其作為内應,最終引兵沖進城中。
呂布眼看大勢已去,本想帶着司徒王允一起逃走,奈何後者執意要留下勤王護駕,呂布無奈,隻能帶上百餘親兵飛奔出關,倉皇出逃。
而王允最終也被逼自盡,親人盡皆被殺,李傕和郭汜兩人本來還想謀害小皇帝劉協,卻被人勸住,說是擔心此時弑君會激起天下人的憤怒,而他們如今的兵力并不足以再一次抵抗諸侯聯軍。
于是乎,他們便沒有殺小皇帝,但卻脅迫對方為自己加官進爵,并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貪圖享樂,長安城再度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但不管長安發生了什麼,兖州總算是平定下來了,靠着陳宮的出謀劃策和兖州士族的支持,曹操也總算有了自己的地盤,就連軍隊也有着落了。
而因為他肯接納那許多流民乃至黃巾軍,還給女眷們提供紡織工作,給予衣食,允許她們帶給家人,一時間,民間也是交口稱贊。
自然了,他們當中其實見過曹操本人的很少,不過沒關系,隻要對方這個州牧不主動禍害老百姓,那就算是好官了。
更别說,曹操還撥了糧食赈濟,雖然還得做工來換吧,但總比餓死要強啊。
而劉瓊和曹昂的好名聲也開始這些人民中流傳,并且比曹操的名聲還響亮,畢竟,這些日子真正負責給女工們經手發衣食的正是他們兩個。
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而現管的又是個好主家的話,那老百姓自然打心裡感激。
兖州的形勢一片大好,随着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就到了臘月末,馬上就要過年了。